@Tuilindo @shiguredanjyou
我记得三聚氰胺事件以后,你国修订了牛奶安全和质量标准,对蛋白质成分要求大幅度下降、细菌含量要求大幅度上升。估计是因为看到,你国是真做不出符合国际标准、而价钱又比较亲民的牛奶,非要国际标准,你国聪明人就开始走歪门邪道(比如用三聚氰胺对付蛋白质含量检测)。所以还不如把标准降低,爱掺水掺面粉都随便了,别为了标准再掺人不能吃的奇怪东西……
最近在看一些以前上美厂拍的动画片。
不出意料地,评论区里又冒出了一些“以前的人都为了艺术,现在就是资本、市场……”之类的糊涂话。
但平心而论,市场经济大潮来临之前,上美的动画拍得确实好,很为这种理论提供了一些论据。
接下来是我的观点:
之前上美的东西拍得好,那是因为中国的这个体制最擅长的是“调集极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一个确定的目标里”。
极权体制确实能做出一些好东西,但这些好东西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身上集中了大量的资源和技术、经验、力量。
上美的好东西,无论是《大闹天宫》也好,《哪吒闹海》也罢,无一例外的都是“改编古典神话故事”的类型,因为这些古典神话故事流传甚广,文本经过多年来的千锤百炼,是确定不可能有问题的了。这恰好遮住了体制的短板。
就好比《战争与和平》的改编,还真就是苏联人拍得最好。因为苏联可以为了这个目标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比如为了拍战争场面就可以集中大量的军人,还可以调集国家资源生产大量的戏服、道具……
这个执行力和技术力,好莱坞和BBC都做不到。然而这种东西本身只是锦上添花,因为《战争与和平》本身就是个优秀的故事,只要不乱改,很难拍得难看。
然而,上美也拍过《黑猫警长》和《葫芦娃》,这类动画你说多差也没多差,但也没多好。
同一个上美厂,怎么差别那么大?
很明显,上美厂有能力画出精美的画面,有能力找到最好的配音,但没办法原创出一个精彩的剧本。
剧本,恰好是一个动画中最需要创意和灵感的部分。这个部分,是中国和苏联这类体制永远无法超越市场经济的致命的短板。
原因,自然也是因为没有一个自由的环境可以让大家自由发挥。
明朝和清朝之所以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说,那也是因为明清时期允许民间印书卖钱,是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催生了良莠不齐的大批小说,西游三国水浒这类小说才能从里面杀出来。
然而,一旦这类古典故事被改编完了,上美又能做什么呢?
换言之,与大家的想象恰恰相反的是:是古代的市场经济的成果补足了上美最大的原创力短板,是现在的极权体制堵死了上美的未来。
同样的原理也可以解释防疫、科技创新等等事物。
除了這次曼谷唯一倒掉的是中國建造的大樓,去年底瓦努阿圖大地震,中國剛援建完成的總統府(7月胡春華還得意地去交付使用)損壞到廢棄的程度,還有早幾年援建的學校,如汶川再現! 我說過幾次援外的黑幕,是作為中國權貴國企貪污走資的渠道,偷工減料應該一直都是常態,但反腐反腐,從來沒有聽過這塊有什麼結果,黑幕之深涉及層面之高,這國喪盡天良。 amp.abc.net.au/article/1050...
輸出豆腐渣工程還有一例是塞爾維亞,中鐵公司的一帶一路項目翻修舊火車站後,去年11月火車站檐篷倒塌造成15人死亡,中國雖然否認與工程有關,當地網民卻找到了證據。
民眾爆發怒火,連續三個月示威抗議政腐貪腐和監督不力,總理請辭,政府可能要重新大選。
一塌一路,還有什麼好洗地的。
RE: https://bsky.app/profile/did:plc:2rzq44porf3oxx7fcazjvdc6/post/3llibzqnyrc2m
@sabishizhiren 我刚看到资料,说中国有睡眠障碍的人有3亿,就算三分之一要吃安眠药也是1亿的规模,安眠药和毒品之间还是有鸿沟的,死卡人,却不管兽药滔天滥用。。。太典型了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