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nzxy 对于一个动不动喜欢“赌国运”、“弯道超车”的国家来说,穷得没本钱去赌、断一条腿开不了车,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结局。
老中变穷说明“上天有好生之德”是真的。
今天才知道海棠受害作者均是来自小城市,如果是真的狗日的捅穿这些黑皮菊花!这个事能出圈就是恶法➕量裁漏洞➕远洋捕捞➕性别歧视➕文化歧视➕荡妇羞辱➕LGBT歧视➕诱骗传唤➕欺负涉世未深者的人神共愤集大成,现在又加上地域歧视➕阶级歧视➕选择性执法。我上一次看到这种盯着小城市妇女的犯罪叙事,还是人口拐卖(大城市女性成本高风险大),这就是执法者的思路。
之前晋江也被远洋时发过一个声明,大概是:“老子皇城根下有大哥罩的,就你个地方瘪三还想僭越,收我保护费?”晋江果然就免于一难,某种程度也算保护了作者。这个事没多久海棠就被端了,去年端过一次一看没事今年又端,其他地方的一看如此好欺我也来端。黑社会还知道划底盘立规矩呢,土匪才下山到处抢,能抢谁抢谁,能抢多少是多少。
中国的很多设施和器械的管理和维护,注定随着经济和别的局势的恶化而疏于投入,也就是必然总体上要跟着恶化
对安全系数要求比较高的设施,如果在中国,建议大家有意识绕着走。如果你周围的人要去碰,也建议大家提醒他们一下,就当积福攒人品了
比如,过山车、海盗船、摩天轮、热气球、玻璃栈道等栈道项目、蹦极、可攀登的奇型巨大雕像或者建筑
祝大家都好运捏
@board
先是嘲笑东北人懒、躺平——现在大伙都要躺平了。
然后嘲笑东北人热衷体制,不愿意创业——现在大伙都考公、都不敢创业了。
再是嘲笑东北人生育率低——现在大伙都不敢生了,连婚都快结不起了。
后来嘲笑东北“轻工业直播重工业烧烤”——现在哪里都是直播、哪里都是烧烤。
总说投资不过山海关,现在全国远洋捕捞。
一句话总结,东北哪里落后了,东北是先行者。
#抄
@Liushui0804 在一个没有逻辑,没有表达真实的勇气,没有哲学认知,没有公共道德,没有良知,没有灵性追求,没有求知欲,没有信仰,没有言论自由的社会里。所谓的高立意,也只是思想垄断下的八股文和范式模板下的思想管控和创意压榨。如果真的强调高立意,那么文化批判和政治批判够不够高立意?但是他们敢发吗?😄
不愉快的话题
…看到说在农村根本没法跳楼自杀的帖子,因为自建房往往最高也就四五层,评论区说站上去别人还以为你在晒谷子或者晾衣服,就算跳下去了也不觉得你是自杀,只会传是脚滑了吧,你真是个勤劳但有点傻的孩子……就感觉有点点恐怖吧……在那个地方你连自杀的心都不被承认。
所以我听人说什么老一辈没有抑郁症,现在小孩太脆弱都感觉纯属放屁。怎么可能没有心理疾病?只是他们都不承认也不知道,就那么心理扭曲地活着,然后生孩子,然后把孩子也培养成神经病。我也一点都不信农村纯朴什么的(利益相关我自己也经常回农村老家见亲戚目睹了很多事情),那些幸福的田园牧歌只不过是隐瞒了很多痛苦才形成的假象。只要不承认跳河的孩子被家暴,只要不承认失踪的被拐妇女是逃跑,这个美好的谎言就可以永远持续,在外人看来就永远是一种桃花源。而他们如此费尽心思掩盖真相,也恰恰反映出这个谎言的脆弱——但凡承认一件某人是因为身体的压迫心灵的痛苦而死亡的事实,完美的幸福就不复存在,而为了维持这个摇摇欲坠的体系,不得不封住所有人的嘴,最后就变成了“我们这代人很健康,没有心理疾病”的集体幻觉。
……多么恐怖。
今年6月初,国内那个【青海黄河源发现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吵闹了半个月了。我快笑死了。
原本有些人想 “献祥瑞”,【直接印证了早在秦统一中国时期,中原文化已经深入影响到青藏高原的腹心地带】。
然而祥瑞没献成,被人骂是连潘家园都进不去的路边地摊货假古董,并导致另一桩“假古董献祥瑞”旧案,被翻出来:【坎曼尔诗笺事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郭沫若伙同新疆博物馆几个人,伪造古物,大吹大擂,中原文化在唐代输入西域、汉文化深刻影响回纥文化,顺便骂一通俄罗斯。还写进中小学教科书。直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才从教科书里撤掉。
我国学术猪圈现状。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954189
https://news.cctv.com/2025/06/08/ARTI8z9WcofnGZtB0GgBIrZa250608.shtml
之前在性别研究课上,和很优秀的女教授讨论。她认为耽美产业事实上还是在为顺直女服务,对性少数群体真正起到的作用恐怕非常有限,就像白女不能代表黑人女性一样,耽美这种主流的伪LGBT叙事也不能代表性少数群体真正的权益。
我说,但我本人作为女同性恋,是亲眼见到耽美对性少数群体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的。二三十年前,大陆人还是谈同色变,对同性恋这个群体直接看作变态,其实正是因为对这个群体完全缺乏了解,无法看作是和自己身边的人一样的人。真正改变这一现象的正是耽美的广泛流行,如今如我家乡,北方落后省份十八线小县城中学女生,也能因为看耽美小说,能说出“恋爱只看人不看性别”这样的话,男生也能因为耽美小说的存在而被女生凝视,对身边的同性恋者也更多持好奇而非恐惧的态度。这种普及是学术、美剧,等等所谓那些先进正确的“代表”,不可能做到的。
后来又在很多地方验证了这一点。顺直群体会声讨、反对作品对LGBT群体的“刻板印象化”,可我们性少数群体却会认为,刻板印象也好,反派也罢,首先要出现,要曝光,要在畅销小说热播剧集里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或许是优势群体无法察觉到的弱势群体视角之一了
我注意到,近几年来,你国在处理灾害事务方面,有个极其恶毒危险的倾向:信息封锁越来越严、受灾普通人的声音越来越难于外传。
21年的郑州地铁惨祸,它们玩这一手可能还不太熟练,以至于普通人(例如妞妞爸)的痛哭控诉,还能演变为“舆情”,还需要微博众蛆下场硬怼;
到了23年的涿州水灾,就已经发展到,“不许外地救灾者进入灾区+受灾者讲述灾情很少外传”的地步,以至于,被外界关注更多的竟然是,涿州的图书仓库被淹。
再后来,从24年的梅州塌路,到本年初的西藏雪灾,再到此前不久的贵州垮桥,这些死伤惨重的大灾大难里,社媒居然没有任何受灾普通人的声音传出来,一切报道都以颂扬官方的“抢险救灾”为主。甚至,外界根本不知道、说不出,任何一个具体的受灾者的名字。
这现象让我非常害怕。我能联想到的只有,大饥荒白骨如山的三年期间,机枪守村口。而这现象,在今日你国的赛博空间,已经重演。
【学校要求开具“无精神病、不会自杀诊断证明”。医生与院系老师在电话中怒吵:“我不会同意你们这种无理取闹的要求。” 但这不能改变学校的态度,学校要求我们换其他医生。】
【面对我们的反驳,心理中心接通负责化学系的大网红李松蔚教授的电话。李松蔚在电话里直言:如果你不能证明没有精神病,我们就不能让你继续上学;你要死也别死在学校里面。】
中国大学的心理中心,是维稳机器。
中国大学的心理中心,是维稳机器。
中国大学的心理中心,是维稳机器。
可能它曾经也试图成为真正的心理咨询,但2018年以后,它已经彻底沦为维稳机器。
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从诞生之初,便有给人类贴上【符合社会要求】与【不符合社会要求】的标签的性质。然而,在发达国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这个学科逐渐变得人性化,二十世纪后半叶,已有好几个流派深刻讨论【其实有病的是社会】这类话题。
在极权主义国家,它注定发挥自己最恶劣的一面,被当局和权力上位者用作工具,打击不喜欢的人。
我看,医院干脆把 “维稳性” 进行到底,给李松蔚、化学系、该学生的父母开具精神病证明,一劳永逸,学校再也不能来医院添麻烦了。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