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读中学的时候,我搞到一本SM性虐待书籍,日本人写的,走私到中国大陆的,在境外已翻译为繁体字中文。我惊呆了,书里图文并茂分析每种姿势、每样工具,什么情况下是安全的,什么情况下会造成人体损伤,发生意外应如何急救,还有性教育科普和日本的法律法规……它是一本精细的安全生产手册。

我受到很大震撼。当时国内的车间、工地,根本没有像样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障教育,违规操作机器导致的死伤事故司空见惯,有毒有害环境导致的灾难被视为常态。学校也不教这些,我小学的班上,就有小孩拿着笔打闹,戳瞎同学眼睛。家里电器故障,大人告诉你,用手砸一砸它,就好了……即便今时今日,国内的工厂操作手册都未必比得上那本SM读物。

后来,网络字幕组时代,有字幕组翻译了一套英国的成人性教育,又升级了——加入高清内窥镜摄像头,拍摄体内状态;讨论先天畸形、残疾人的性生活;最新的人体科学和医疗技术。

在可以公开讨论性和色情的地方,性和色情会变成科学、普法、教育、安全生产意识。在只能地下议论性和色情的地方,它们只会越来越扭曲。

天水的铅中毒事件,最恐怖的情节,是多名家长在7.3接到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口头通知,说他们孩子的血铅检查结果正常。为什么说这一点最恐怖呢?是因为当天麦积区卫生健康局发布的通报,就已经指出是添加剂问题。也就是说,当时他们已经知道这是一起偶发事件,并不是环境污染之类的整体性问题,但却仍然选择了隐瞒。这只能说明,铅中毒这个现象是广泛存在的,所以当地政府非常害怕此事引起舆情关注。哪怕这起事件单独来看与环境污染无关,但只要“铅中毒”成为一个话题,更多的当地人去体检(特别是去别的城市体检),那就盖不住了。整个事件的奇幻程度很像一部电影,be like一个老练的连环杀手为一个菜鸟杀人犯打掩护,只是因为害怕警方顺藤摸瓜找到自己的藏尸地。哦对了,这里并没有所谓“警方”。更合适的类比是:黑警不得不把一个并没有交保护费的小混混犯的事情压下去,只是为了避免社会公众发现自己辖区里有无数交保护费的小混混。

瓣看到一篇批判傅雷家书的精彩至极的文章,以下是摘抄:
「在那个跨国家书抵万金的时代,信的一开头先很严肃地说“我忙得很,只跟你说两件重要的事”,然后花了几百字教一个成年人进门后该怎么脱围巾, 这不是敲打什么是敲打?

鲁迅的《五猖会》里,讲到其父专门要在全家人高高兴兴要外出游玩的紧急关头,考他的功课。这也是敲打。

敲打根本不能从字面解读,而涉及到一个中国这种高语境社会里非常大的玄奥:相对于字面意思,他敢不敢把这话对别人说,他为什么非要在这个场合说,才是判断是否是敲打的关键。

他为什么不敢挑领导甚至领袖的错别字,他敢不敢在全家出门的当口拷问账房先生的工作,他敢不敢当面指摘邻居钱钟书的随意和邋遢,说他挂围巾的办法不成体统,这才是真正要你思考的。

只可惜我们的课本从来不教这些真正的社会常识,导致满社会都是天真烂漫的憨批,然后在进入社会的头几年被毒打得很惨。」

「满社会都是天真烂漫的憨批」给我笑得在床上打滚。
原帖链接:
m.douban.com/book/review/16798

南京红爷的新闻让我想起一个性方面的社会学研究:
「“男性以性换取物质利益的发生率高于付费性行为。除1995-2002年出生的男性外,我们普遍观察到教育水平与以性换取物质利益呈负相关关系。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男性更有可能通过性行为收受金钱或礼物,尤其是1990年至1994年出生、高中以下教育程度的男性,有超过一半曾以性换取物质利益。但由于该世代男性受访者中只有9人高中未完成教育,如此高的比例可能受到较大的抽样误差影响。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中国女性往往被认为更频繁地以性换取物质利益,但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以性换取物质利益的比例远低于男性,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当时我觉得这个比例太高了吧?可南京红爷一出,彻底服了。

所以原贴主吐槽:「再说一遍中国男性热衷卖淫是真的,腚沟子都让人捅烂了,玛德。」一点不夸张,很客观~

显示全部对话

看了砸窗户的视频,首先乘客们是集体和列车员商议过要求开门的,商量不成才有人选择砸窗。其次砸窗青年是得到他人广泛支持的,大家还叫好叫他英雄。最后砸窗青年被列车员训斥时是有人站出来替他说话了的,否则应该也不会批评教育一下就被放出来了。中国人也是人,先入为主的假设“奴性”“冷漠”“被驯化”“没人管的被带走了”是另一种自我矮化,不卑不亢看来真的挺难的。

六年前,多人砸窗,而今,变成了一人,不要小看这个变化,这是肉眼可见的,更多正常人变傻了。

2019年,同样是K字头的列车,同样的事故、同样的停电、同样是高温、同样有人晕倒、同样有人砸窗……

最后结果却不同,那次砸窗的人毫发无损,没有被警察带走。

反而是铁路部门跟乘客道歉!

更进一步来说,不“夹带私货”的课堂真的是好的课堂吗?

在今天,知识分子,或者高校教师,或者任何老师,能不能把自己矮化成一个教书匠,不带价值倾向地变成某个教材的肉喇叭?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教育吗?

且不说那些已经被中共意识形态污染的教材,就算是看起来“价值中立”的教材,它毕竟是来自于一个充满霸权的社会。

一切知识都是政治的。“不夹带私货”就是最大的私货。

比起完全不“夹带私货”,我心目中更理想的课堂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平等地讨论自己的“私货”aka价值取向。

但这意味着需要反转课堂上的权力关系,一种新的课堂体系亟待建立。意味着教师,需要首先主动地限缩自己的权力/权利,并把本就属于学生的表达自由交还给学生。

完全不用说,这个设想一定是完完全全挑战中共对教育硬控的底线的。

可能有人说,那批评信息员和举报制度,也没什么问题呀。你说的这些东西,也和信息员/举报制度完全不兼容。

但我会觉得,停留于反思举报制度和信息员制度本身,暗示“尊师重教”,是不足的。

显示全部对话

@sabishizhiren 当然是被贪掉了啊。国内很多大中小学的供水、供电,不是居民供水供电,学生用的越少,学校拿到的差价越多。

很多年前微博说,以前外国乐队来演出,歌词审核没有那么严格。后来越来越多留学生进体制了,为了表忠心,把自己懂的那点歌词隐喻都拿出来喂审查。所以海棠的事情我根本都不敢想,是不是哪个看小说的女的进体制纳的投名状。不用说男的,全中国甚至没有那么多女的知道海棠文学城是什么怎么去吧。

近期墙内的几个事件,让我忽然觉得,“空调”这存在,在当下的你国,还真是一个非常诡异的存在,而且没准还真能变成点燃大小火药桶的那颗小火星子。

1,随着气候变暖,空调已经由上世纪末的“奢侈品”,变成了这个时代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已经发生的惨烈事实证明,在你国大多数地区的夏天,缺了它,是真会出人命的。
所以,我注意到,每年夏天,各地大学乃至于中学,都有因为缺少空调而导致的争端。无论多么粉红的学生,吹不到空调都是说闹就闹,哪怕校长老师含泪大喊“警惕境外势力拿空调说事搞破坏”都不好使。

2,在对待空调的态度上,你国95后及其后的年轻人群,和5060后老一辈的有话事权的人群,态度有天大地大的分歧,而且很难调和。
后者在无空调+吃苦教育之下长大,往往认为空调是没必要使用的奢侈品,而且浪费(费电费钱),非要空调则是年轻人“娇气”的表现;
但对于从小在气候变暖趋势+有空调环境中长大的前者来说,空调绝对是生活必需品,过夏没有空调根本就是不适宜人类居住,不让用空调是拿人不当人,混蛋透顶。

3,哪些人能用到空调,哪些人能生活在有空调的环境里,其间的社会不公正、分配不平等,统统一目了然,没法躲藏没法遮掩。正如你国学生们所愤怒追问的:为什么校长办公室和留学生宿舍都有空调,而本国学生的宿舍却没有?

4,即使权力部门愿意息事宁人,让人们用上空调,这事也不像给饥民发两袋泡面那么简单,它涉及到一系列的资金和技术的配套工程。怎样改造那些老旧房屋的电网设备,如何争取“上头”的拨款,如何配置安全防火措施,其间的麻烦都不会很小。
而以你国办正事的拖沓顢顸程度,官员们要么会在文牍往来中拖到明年,要么干脆动用维稳措施,让比生猪还不值钱的本国屁民奴才闭嘴。

个人认为,在这个夏天,空调问题必然还要在全国各地,惹出更大更多的漏子。至于能否成为某些更巨大的大事件的契机,还不好说。

这某种程度跟那个地铁砸窗被严惩的事情,是
中华式帝国体制的核心。

在我看来,之所以砸窗被惩罚,还真不是这窗有多金贵。比起窗,人民的自救互助才是帝国的首要敌人。人民互害了帝国就安全了。

人民不允许自救,连“合法”获救济的渠道,也是要最大限度限缩甚至禁止。有了委屈受了伤害最好是逆来顺受甚至对加害者感恩戴德,再次也是按照统治者想要的秩序逐级消化。

在这个统治秩序里,每个人都要被帝国训练得尽可能的冷血凉薄和麻木,对其他人的困境要尽可能的无视和娱乐化对待。这也是高考语文作文最想要竭力向学生灌输的价值观。

显示全部对话

之前被偷拍的受害女性报案我就没看到一个嫌疑犯被抓了的,甚至都没几个立案的,这次换成男受害人反应就如此迅速。不带套的成年人活该,如此诡异场合都不带套的傻逼同情不了一点,看是你猎奇还是奇猎你。

淫秽视频居然这么赚钱,老老实实接客的妓女哪有这个收益率,果然白嫖才最贵,男孩子啊,命运赐予你的礼物暗中早就标好了价😂以后谁再说“你们女的躺着都能赚钱”就自己去这个赛道试试。

【向习近平画像泼墨的勇敢女性:董瑶琼】7年前的今天,来自湖南的董瑶琼在上海街头,向习近平的宣传画像泼洒墨汁,并在社交媒体上直播表达对中共独裁专制的不满,批评当局对人民实施洗脑与压迫。这起事件震惊社会,被称为“董瑶琼泼墨习近平事件”。当日(2018年7月4日),她随即被当局带走,之后多次被强制关押于精神病院,直至今日生死不明。

董瑶琼先后三次被送入精神病院,仅两次短暂获释。她的父亲董建彪因公开表示女儿精神正常,多次为其发声维权,最终遭到报复。2022年9月23日,董建彪在狱中身亡,家属发现其遗体有伤痕,但当局坚持要求五日内火化。

多名声援者也因此遭到打压。欧彪锋、董斌、华涌、陈思明等人因转发或公开声援被判刑、关押。

截至今日,董瑶琼已失联多年,处于强迫失踪状态,其命运仍无从知晓。她的名字,代表着一个普通中国女性为表达自由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补一个对南京红爷的辣评:
网上:范冰冰在我们村没人要
现实是:哄抢60岁老头。老头才是男人的理想型
另外看警情通报红爷实际38岁。

南京最近有个新闻,一60岁老头,网名阿红,男扮女装,跟至少1691个直男约炮~并偷录视频+贩卖。
最开始爆出来时,有人管老头叫「红姐」。有意思的是,女的27不结婚就是大龄剩女了~而60岁老头扮成女的,居然被好多男的叫为「红姐」~
再者,全员无女的事件/案件,也要硬造出一个女的来。以致好多人以为所谓的「红姐」真的是女人~
当然,有trans出来认领老头是MTF(即便老头自己没说是),那就是女人,于是提到关注trans权益。图2
gay圈则认为老头是gay,提到了老年gay很难获得性伴侣、gay交友时会有被顺直男羞辱殴打的可能、某些gay眼红老头竟然大搞举报等等问题。
以上是事件后续舆论大概情况,但最让我震撼的是这条评论:
「1691个?南京市人口才九百多万啊,算一半的话,也就是有0.03%的南京市人口和他做过?再算南京市30%的青年人口,也就是0.1%的南京男性青年和这个人做过?」
也就是说,去南京随便一溜达,旁边就有不止一个男的跟大爷约炮过...

偶然刷微博看见一条转发一起全产业链人体器官买卖案在徐州破获,主犯非法摘取51个肾脏判了12年。12年。。。每嘎4.25个腰子判一年
那写黄文判了10年等于嘎了42.5个腰子

关于官僚系统的效率低下,大学不装空调这件事,其实是个很有趣的观察视角。大学不装空调,不把学生当人是肯定的,但是还有一个组织行为学的解释,涉及官方声明(自我辩护)里都会提到四个字:“电力扩容”。空调并不贵,但是整个宿舍都装空调,相应的线路就需要做调整。调整其实也不难,然而问题是,大学是衙门,电力部门也是啊。房地产公司找电力部门扩容,人家是“懂事”的,是知道自己在求人的,那么事情自然就有迅速推进的可能。可是大学既然也是衙门,那就难办了。如果没有更高级别领导明确发话,一个衙门找另一个衙门办事,一切都公事公办的话,你打年报告我回复个意见,你交个材料我回个补充要求,每个步骤都得两三个月,其间没有任何人着急推进,你说这空调得拖到啥时候才能装?(关于这一点还有一个反方向的证据,那就是有些学校默许学生自费装空调,但是过了一阵子又强行要求拆除,这应该就是电力部门那边不合规)简言之就是:我确实怕学生被热死,但是我作为一个衙门,绝不会因为这个就跟另一个衙门低三下四。进一步量化地说,2000年空调就已经普及了,可是“我的女儿每个细胞都需要空调”这个新闻发生在2008年,而武大学生宿舍普遍有空调已经是2015年的事了。也就是说,在气候最炎热的武汉,在最不缺钱的武大,在没有空调已经引发舆情的情况下,空调的普及也比民间晚了15年。衙门之间办事的效率,在这里有了一个明确的量化显现。

甘肃的幼童家长到外省检测孩子血铅含量,甘肃的警察到外地远洋捕捞绑架女作者讹钱。这种感人的场景,只能让人得出一个结论:甘肃这地方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不管是吏还是民。

我们完全可以把甘肃,视为你国内地省份的样板,从它的一系列奇葩乱象,就可以推断出,你国绝大多数吃转移支付的内地穷省,已经到了什么地步:

1,在经济上已经失去任何造血机能,甚至已经是,本地黑皮虎狼在本地吃人都吃不饱肚子,必须到外地去抓人吃。

2,在社会秩序层面,现政府已经失去任何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能力。官无心无力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儿童铅中毒),全部精力只用于抢钱给自己发工资;民则对本地政府彻底失去信任,既不信它说的话,也不信它能为民办任何正事,所以不得不求助于其他地区。

关于新疆人事变动:每逢王朝末年财政枯竭,都要财撤边关、罢兵省费。(如汉武帝从大汉崛起开疆拓土到休养生息的《轮台罪己诏》、安史之乱后边疆势力地区被民族夺取、节度使辖区取代)
更何况作为X的重点后方基地(模仿前苏联1950年代起向乌拉以东疏散重工业以避免核战的做法,此处是为了与美的最后一战),新疆还有援建计划(京-和田、沪-喀什四县、苏-伊犁),后来各省都财政困难(沪郊区发不起公资)无法继续实施原计划,于是有了“借债花钱”,再后来又有了央企投资代替援建(产业援疆)......这就是why一带一路还没走出家门就烂尾,并且这些计划破坏了新疆原来社会经济基础,回头路难走。人事变动意味着X这套计划爆雷。未来的新疆难免动荡,旅游慎重。

南京红爷能约到一千多直男,说明“性萧条”其实是个伪命题。真相只有一个:穷。性这个东西,都不要说交易或者绑定婚姻,单从“情趣”和“魅力”这两个方面来说,花钱就是没有上限的。而红爷唯一的优势是什么?不就是啥也不要吗?他以一己之力证明,只要不要钱,性就一点都不萧条。由此反证,所谓“性萧条”,纯粹是个经济问题。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