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众和中国民众反对排放核污水的行动,性质是全然不同的:前者的核心是声讨政府违背了2015年对渔业工作者许下的“在取得相关人员的接受前不会对核污染水进行进一步处理”的承诺,抗议政府的不负责和排放执行过程中的地域不平等问题,并且与反对岸田内阁的公民运动紧密相连;而后者则完全是宣传机器煽动下的、充斥着反科学和民族主义情绪的自上而下的政治运动,号称为全世界环境着想,却放任仇恨情绪宣泄丝毫不顾他国国民立场,刻意渲染危害严重,又不愿出台保护措施仅以暂停进口粉饰门面。
反对国内排外民族情绪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对核废水问题的讨论,支持福岛渔联、日本民众乃至世界各国对日本政府排放核污水责任的声讨,与反对中国民族主义宣传并不矛盾,两种运动的目标看似相同,但两者性质和立场的天差地别,决定了我们应当持有怎样的态度。
从民主角度来说,我支持东亚民众对日本排放核废水的抗议和问责,确信排放手段的确会对某些人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因而也对统治阶层的决策保持应有的质疑
从科学角度来说,我相信各国科技工作者们的理论,技术和判断水平,相信各国监督和检测的机构的运转效力。毕竟他们的经验、知识和新闻自由程度远在我们之上。
从个体福祉角度,我有权利担忧像这样的排放哪天会不会出现什么差错从而酿成灾难。
从理性角度,我排斥一切可能出自非科学目的的危言耸听与流量狂欢,借民族主义的套子高呼振臂,气势汹汹,实则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新闻表演,唯一的作用就是激起仇恨意识从而拉拢民众
从对本国政治的理解角度,很难相信,一个不关心你是否买得起房加班有没有加班费医保里有没有钱退休金够不够生活的政府,居然会关心你会不会因为核废水排放而影响未来的生活水平。再说他们关心什么了,无非是大字报翻来覆去的说,临近排放日期才出动官媒骂骂,煽风点火,火源却在山那边。
今天,中国又在逆行,独自为日本排污而沸腾。
但十年前的中国不是这样的,当年福岛核电站泄漏后几个月,温家宝就去福岛访问并品尝当地美食
令人感叹
https://www.sc.gov.cn/10462/10464/10757/10868/2011/5/23/10162572.shtml
相关的新闻报道与视频在国内几乎搜不到,哪怕是政府官网的报道也被删除了
更令人感叹了
说起来,黄仁宇之所以心心念念所谓“数目字上的管理”,可能也是因为数字可以对权力的任性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制约。因为专制政权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莫不是以牺牲所谓“局部利益”为代价的。只从一个虚构的“整体”的角度说,每一次任意妄为都能为自己找到理由。在这个情况下,就只有数字能打脸,来证明“整体上说你也是错的”。比如以国计民生为名的“国进民退”,到底是解决了多少就业和财政问题呢?这些数字都证明你是错的,那你说的那个“国计民生”又如何成立呢?但是这里有个bug,中国历史悠久的儒法斗争中很多儒生隐隐感觉到但是没戳破,那就是“数目字上的管理”对权力的制约只存在于理论上,现实则往往是加剧了权力的任性——因为他可以不公布某些关键数字啊!他可以在关键时候宣称“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啊!也就是说,只要权力本身是任性的,这个工具就会变成一个打人的棍子,只能他用在你身上(最高形态就是监管到你所有经济活动的数字集权),你不能用在他身上(甚至连因为失业率过高而向政府问责都不行)。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官员财产公示喊了多少年,而现在国家经济普查的目标是什么呢?是要摸清每一个老百姓的家底。
我永远不会对高考工厂说好话。因为我自己就是高考工厂出来的。我对于我待了三年的高考工厂没有半分感激,因为那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那个时刻你不知道什么是天赋、不知道什么是梦想、不知道什么是生活的可能性。
三年出来,你唯一知道的是你可以上个「好学校」,除此之外你什么都不知道,你不知道什么是专业、你不知道什么是大学、你不知道什么是未来。人就这样一无所知、毫无准备地从一个不会教育你的地方被抛入另一个不会教育你的地方。这样浑浑噩噩再过四年日子,究竟什么东西被产生出来了呢?只有一个东西:生产力工具。不是人,而是生产力工具。
所以我永远不会对高考工厂说好话,因为他们对我没有任何善意。他们不把我看成人,而把我看成一个可以给他们光荣榜上+1的数字。我和他们只有交易关系,他们训练我成为一个能在斗兽场上活下来的奴隶,而我将帮助他们招收更多的奴隶来充实斗兽场的血腥演出。所以我永远不会对高考工厂说好话,他们不配获得我的任何善意。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