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预制菜,像级了一个资深高级黑反贼的脑洞:既然是工业斯巴达,那就把全国人民都当猪来养呗。工业化大生产,一年保持期,平时是饲料,战时当军粮。这报告打上去,你完全能想象圣上有多兴奋,也难怪能进一号文件全国强推。可是为什么说这个方案有股子阴险的反贼气呢?因为中国人自古有个传统,就是虽然各方面都活得不像人,但是只要“吃”上还有点花样(虽然大多只不过是高油高盐劣质碳水的各种组合),就总觉得日子还能往下过。这里的关键并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像个人”的问题。所以,虽然从营养和卫生的角度说,预制菜并不一定有什么问题,但是由于它以一种强烈的,有冲击性的体感,揭开最后一点掩饰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你就是生活在养猪场里,所以才是最难忍的。与这种揭示真相的恶毒居心相比,有多少小商小贩会失业,有多少官办企业发大财,有多少家长不得不劳心劳力每天送饭,都不算什么大事。

本日金句:一个笨拙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标题:《中国的人工智能繁荣依赖于一群受剥削的实习生》

作者:Rest of World

笔记:AI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关系,但也可能只是一层更华丽的遮羞布,把肮脏的、粗重的劳动过程掩藏在高科技之后。这篇文章突出“中国”其实不太好,这样反而让人以为只有中国的标注行业是如此黑暗。实际上这是全球性的,所有科技工作都在菲律宾、非洲、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雇佣大量人力来进行数据标注,薪资微薄甚至违法,借此获得大量资料来训练ChatGPT等模型。华丽的视觉生成技术、流畅对答的对话模型仿佛比人类还要聪明,但他们确实也是人类劳动的成果。另外,从富士康到AI标注,在校学生不受劳动法保障这一长年法律漏洞迄今仍没有被修改,实在令人愤怒。

重点:
1. 人工智能产业利用职业学校的实习生,让他们做繁琐、劳动密集型的数据标注工作来完成毕业要求。
2. 实习生工资微薄,不到当地最低工资,仅略高于每月1000元,没有社保。但他们没有选择,因为不实习就无法毕业。
3. 实习生占中国数据标注劳动力的 20% 至 30%
4. 职业学校学生许多来自下层阶级和农村背景,容易遭受不当对待。一名女学生因数据标注实习而被禁止回家六个月。
5. 学生们认为,这项工作与流水线工作没有什么不同:廉价的体力劳动,几乎没有防止剥削的保护措施。

原文:restofworld.org/2023/china-ai-

#劳动读书笔记 #英文报道

看到劳老师的ip是加拿大……真希望她不要回来了,这狗逼地方留给图二评论里这位那些人吧。

看最新一期不明白是基层医生讲中国的医疗系统——中国有很多人喜欢讲我不关心政治你不要跟我讲政治,好像中国只有“政治”有问题似的。我觉得医疗系统的问题真的应该多讲,多让大家看看自己衣食住行里每一方面的系统性问题,才能更了解为什么中国的制度不 work —— 很多人喜欢讲美国看病贵加拿大看病慢这样那样,正常国家采用的系统不一样,优劣势也不一样,但和中国医疗系统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

全民免费医疗的国家普遍问题是不致命就很慢,这是医疗资源不足造成的(不是谁刻意要用这样的制度去剥削一群人造福另一群人),但中国的医疗系统,就是剥削所有的群众,精心服务共产党干部,可以说是一套慢性投毒系统,缓慢地让所有群众都享受不到正常的医疗保护,恶劣程度大致取决于你在社会里所处的阶层(甚至起到了减少社保支出的作用,一箭双雕。)

最近几天简单梳理了下徐志摩、鲁迅和胡适的思想史,发现简直就是隐秘的近代史暗线,遗憾的是当我在第一次阅读他们的时候,已经通过学校和社会形成了好人坏人的概念,比如鲁迅是大作家大好人,胡适最坏背叛大陆,徐志摩也不咋地等,所以是带着偏见看他们的。

但毕竟阅读之后留下了印象就比如徐志摩的西伯利亚行记,也就是说至少了解了反面的意见,而且徐的散文文笔比酸诗强多了,它捕捉到毁天灭地的血海意象让我记到现在。也就是说头脑里有了不同的材料,总有一天会生出疑虑、怀疑,质疑和反对也总会生根发芽。

纵观你国历史,社会精英当政总归好过一点比如唐宋,比如江胡时代。而流民民粹上台就难过,如明朝、毛氏和习。吊诡的是,老百姓很精英倒死,一经挑唆利用,忍不住就打倒精英,然后过上更苦日子,也不长记性下次还来,简直无解。

金庸小说主题还是忠烈:
男主忠。郭靖,杨过……爹都死了,但是找大爹,爱大爹。爹都没让你爱爹,男主就主动爱大爹。
至于女的,是烈。体现在不能失身于外人。金庸能想到的最大的爱就是一个女的失身了,但男的还不嫌弃。比如杨过爱小龙女,虽然中间杨过撩了无数妹子,但是只爱小龙女一个。
杨康他妈嫁作人妇再改嫁外族,金庸想得也非常美:一个女的嫁给外国皇室都不开心,非要把茅房搬到皇宫,而且天天以泪洗面。
什么样的女的讨金庸的喜欢呢。外族女嫁中国男。比如赵敏一个蒙古王千金,非要找朝三暮四的张无忌,甚至到人家婚礼上抢亲。
辣眼睛 :0490:

前几年在b站头部up公司里干过一段时间,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下班都要哭,写不出视频脚本,因为这些视频脚本需要我厌女媚男,需要我找任何一个可能的缝隙把“鸡你太美”和蔡徐坤塞进去,因为这样可以讨好男性观众,好让他们在弹幕里玩梗,以提高互动率。

被恶心了好些天之后,我主动离职了,然后今天还在社交网络看到女领导用她自以为幽默的口吻说,苹果出iPhone Pro颜色没考虑女性用户,因为女性用户最喜欢、只喜欢粉嫩的颜色了,要写脚本做视频骂它。

很多人误以为女权主义的风已经至少吹遍中国一二线城市,受过高等教育、赚着高收入的白领女性大致都已经觉醒了,其实也并不是这样的。

【极致厌女文章竟能走进校园】
近日,一篇“信阳市二高语文阅读”材料引发热议。网传图片显示,这篇题为《西安演唱会事件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和反思》的文章,指责“许多女孩为看高价演唱会去裸贷、去陪睡”“花看病的钱,跟男友结婚的钱,也要去买票看”。
文章还称,“她们这一代女孩意识形态出了问题”“新生儿断崖式下跌,与现代女人也有绝对的关系”。
“现在的女人光想着享受,结婚就要向男人提出过分的要求。”“男人们就是做牛做马也满足不了女人的要求,太难了!为什么她们还不知足?”
“沉沦在消费主义中的女性应该认清形势,拥抱该有的生活,勤俭持家,生儿育女,是应该承担的责任。”
据称,该阅读材料由信阳二高语文组组长胡世新选编
信阳二高表示,“胡某虽主观上想以社会热点素材教育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但选编材料时不严谨,我们对由此引发的争议深表歉意”。

说到逃港我知道的挺早的,是高中,那时候班上传看那种严肃文学期刊,印象深的有三个题材:逃港、老山打仗和云南知青,都是几万字那种比较长,太年轻看这些其实也不知道是福是祸,但就是太早知道了沉重的现实和历史。

所以去香港历史博物馆看到逃港历史我挺感慨的,当然深圳博物馆把逃港叫“自发赴港务工潮”的时候我也是非常错愕的,你国历史就是这样一层血肉骸骨一层修饰粉刷,又来又粉刷,聚毒养蛊。

近日,当全国中小学家长正在强烈反对预制菜的时候, 央视推出了《预制菜争霸赛》节目
节目将在全国各地评选出预制菜十佳美味榜, 我最喜欢的预制菜, 最具地方特色的预制菜等奖项.

今天编出了一个词,叫“拼夕夕式牺牲”
指的是那种“只要牺牲你一人世界就会得救你会如何选择”的问题
这种问题就像拼夕夕砍价一样,看似只需牺牲一人,实际需要再牺牲()人
“再邀请一个人来牺牲吧!只差1%世界就会得救了!”
“再邀请一个人来牺牲吧!只差0.1%世界就会得救了!”
“再邀请一个人来牺牲吧!只差0.01%世界就会得救了!”

李佳琦的风格一直是喜欢替消费者做决定,花西子的眉笔也确实是那个价,都在说通货紧缩货币贬值消费降级,之前都是停留在数据层面,现在这个实感来的也太真实了。
李佳琦和观众撕逼也不是第一次,上次有人说小金条掉漆他立刻就炸毛。不能批评金主,不能批评自己,也不敢批评房间里的大象(上次已经被整惨了),那要怪只能怪消费者喽。
李佳琦还是那个李佳琦,花西子也还是那个花西子,但直播间外面的世界却已经是沧海桑田。

是的,道理都懂,但还没有完全说服我,同样的环境与宗教,为什么恐怖主义的形成以绝对的男性数量为主?
《陌生人》已经把真相从社会环境、法制、原生家庭、宗教、文化,挖的个七七八八了。很好,终于挖到伊斯兰的历史与本源了。我猜测,当然也是我希望,最后一集,柴静会把最核心的剑锋直指父权。

同样的事也会发生在80后、00后和10后身上。只要总和生育率维持,那么80后的2.2亿人、00后的1.6亿人和10后的1.6亿人离世时,各只会有约3000万、2000万和2000万人补充。

1.5亿50后、2.5亿60后和1.7亿70后去世时,可视作由8000万30后、5000万40后和4000万50后补充。

综上所述,在总和生育率维持1.0左右的前提下,中国人口可能会在2030-2060年的三十年间减少4亿人,然后在2060-2090年的三十年间再减少5.3亿人,到本世纪末达到4亿人,返回到二十世纪初的水平。

具体到每十年,难以准确,但可以提现趋势:

2030年 14亿
2040年 13.3亿
2050年 11.3亿
2060年 10亿
2070年 8.1亿
2080年 6.7亿
2090年 5.3亿
2100年 4.4亿

只要总和生育率维持在1,这就并非耸人听闻,而是可能真的出现的趋势。毕竟人都是要死的,而1.0的总和生育率是真的会让每代人口减半的,这两条前提都是刚性的。

显示全部对话

一个当代年轻人,他不敢反抗导师压榨,不敢反抗职场剥削,不敢揭露他单位里偷摸着性骚扰下属的小领导,不敢揭露他为了办事不得已要打点的小官僚,但是,他敢于反抗这个世界上最邪恶、最凶残的势力——美帝国主义,敢于揭露这世界上最阴险最黑暗的事物——西方资本渗透掌控全球的图谋。他敢于且只敢于与世界上最黑暗、最邪恶的事物作斗争。

“ 古偶剧所指向的精神领域也是如此,当女性频频处于弱势境地,爱情变得遥不可及,情绪和情感时常失衡,精神需求的缺口就会一直存在。”

“ 一个是不会过多地铺垫和强调女主因何被爱,而是用一些类似宿命、相互救赎之类的设定,模糊掉女主角的主体性,让女主一开始就处于汹涌的被爱之中,爱情的诞生过程在这里面是倒置的。”

“ 另一个共性是模糊掉事情本身的复杂性,用善恶两极化去描写事情、勾勒人物尤其是配角,且最终都会惩恶扬善,爱也最终都会有着落。”

所以看古偶时常有看古早青少年剧《小神龙俱乐部》之感
mp.weixin.qq.com/s/406KKhhPD-l

三年“自然”灾害,我妈妈就是期间出生的,我姥姥饿的抠墙土的麻籽吃。然后这种全世界的黑历史,不能公开,不能纪念,不能讨论,可能也不能避免,太可怕了。
youtube.com/watch?v=AHR15JxckZ

这个事触动我的是什么,在30年代的上海,鲁迅等民国文人为苏联(乌克兰)饥荒打笔仗,鲁迅说苏联还在出口小麦和煤油,所以饥荒是美国抹黑。

而去过苏联的徐志摩这帮新月派文人就坚持苏联饥荒是真实的,因为徐志摩的老师去苏联访问,当局就是安排了“节目”他老师就记录下来,徐志摩是知道的,所以他25年再去,没有惊动官方,全是自己私下自由行,他深知共产党尿性,应该算是知名文化人里面发对苏俄第一人吧!

哎,先行者徐志摩的预警,是没有一个人在意。而因为鲁迅极度厌恶徐志摩的原因,徐志摩身后又被达成反动文人,谁还记得他曾经的仗义执言。

显示全部对话

媒体正儿八经骂女的在高铁上化妆甩飞粉底液,我们这种世界到底有什么常识可言。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