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随意点评美女的猪头老公是刻薄,但你们男的可是会把新结交女生发到八百人群里公审,“挺骚,今晚拿下”,或者把没聊过天的女网友、女同学、女同事照片偷去twitter造黄谣。

转发推特: https://x.com/Lslymlwxc/status/1765754308862136763

如果你正在健身房认真锻炼,却被男人偷拍。照片被发到群里,被评价:“快来,老远都能闻到骚味。”其它男人开始呈现围猎的兴奋……你能怎么办?

愤怒,恶心,这无异于一种精神性侵,但想多一点就感觉无助。于是你屈辱,无奈,悲愤,想砸碎什么却不知道自己能砸碎什么。

照片里的姑娘是我的朋友林赛,这个故事发生3月5号,她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反击。

三八节到来之前,北京警方对这种造黄谣的行为给出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应对方式,一种可以成为样本的方式。

故事发生在北京。

根据网络上已公开可查证信息,这个觉得自己“闻到骚味的”男人46岁,身份是某知名连锁酒店管理公司和咖啡管理公司的总经理。

资料显示拥有连锁门店105家。在北京拥有4家餐厅。

在公开采访里说话也是一套一套无可挑剔。

群里297个女人讨论,怎么办。

在一连串或正确或错误,或简单或浮夸的主意被讨论过之后,大家突然发现: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如果不想以身试法,除了生气,好像只能继续生气。

甚至会产出担忧:如果真的反击,被报复怎么办。

而且这些方法都无法完成林赛最想做的一件事——她想光明正大地,大声向这个男人以及这些男人宣判: 你们这样做是错的!

讨论了两个小时之后,林赛选择了最直接的方法:先报警。

如果我们渴望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那么在出事的时候,就得先求助于法律。

派出所里,警察专业而冷静:询问了事情的始末,林赛掌握的证据,以及她的诉求。

没有任何一个人质问她是否有任何“自己不妥当”的地方,没有任何一个人觉得她“是不是反应过激”。

警察解释,从已有证据上看,这个男人没有犯法,但这个男人的确应该为自己的不当言行道歉。

于是警察出动了。

这个男人一再拖延,推诿,磨蹭,抓叛徒,还是被带到了派出所。

林赛,就等在那儿。

男人万万没想到,自己因为一次嘴皮子上的勃起就被带到了派出所。

一个46岁的企业家,在警察面前被一个28岁的姑娘质问,逼到道德的墙角,软得像只被阉了的牛,甚至只能企图靠一泡尿拯救自己。

最终还是按要求录视频,发在先前的群里公开道歉。

昨天有个电影热搜,推广热搜的内容叫
#女人千万要小心青纱帐 。这种恐吓型的关心,或说关心型的恐吓过时而令人不适,原因好些网友和博主也都说了。

【全程7个回合】

第一回合:我其实是赞美你啊

男人真挚地和起稀泥。

他赞美林赛坚持锻炼的毅力。他自贬自己一身肥肉,他赐予林赛高高在上的表扬:我对您甚至可以说是,佩服,欣赏··

林赛冷静打断:我想请问你一下,骚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第二回合:都是误会啦

质问一出来,男人立刻熟练转舵,一秒不犹豫:我错了对不起。

林赛要求他看着自己道歉。

男人狡辩自己不直视对方道歉是怕自己那
(分明很纯洁)的目光会让姑娘误会(他的注视一如既往地猥琐)

误会?林赛抓住了这个词。

她追问:
误会在哪儿了。是您没有发我照片还是没有说我骚?评价我,让我的形象在不知道什么范围里,伴随着你的这个评价被流传,这是什么误会?

男人见不好哄,迅速服软:对不起。



第三回合: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想我怎么样


至此,男人说了好几个对不起了。感觉自己非常诚恳。

“到底在多少个群里传播了这张照片并给予了这种评论”


对于这个质问,他一直不肯正面回答。逼急了,就咬死只有在一个小群里传播了。

他甚至提醒林赛:我是来道歉的,不是来搞什么破案的,我要是犯法早就被逮了。

面对要查手机这个要求,为了证明他的清白,他辩解自己好多群呢,群聊都删掉了。没有了。没必要看。

林赛明确表示:
不完全接受道歉。因为不相信辩解。事实交给警方调查



第四回合作忏悔状:我后悔啊~~

林赛问他:你后悔吗?

男人开始掏心窝子:后悔,真他妈后悔。平常乱七八糟说话现在聊天都得谨慎了。

林赛不看这种心窝子。她直接大段怼脸输出:

【冷静施压】健身房有监控记录的,你做了什么记录都知道,轮不到你不承认,能查到。

【拍案质问】你要是觉得我好看,你过来跟我说呀!为什么要背地里说这种话,什么叫骚,你给我定义一下。

【正式宣告】像您这样的,年龄已经比较大了,尤其经历过上一个世代,那些想说什么就随便说什么的时候。现在不是了!我绝对不会忍。遇到一次我举报一次,遇见一次我说一次,让所有女孩儿尤其是健身房里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偷拍的人。如果是您在这附近有认识的人,他们也就知道您是怎么回事。

【叩问良心】您这个岁数应该也都成家了吧,有老婆吧,愿意自己老婆被这么说么,愿意自己老婆知道么。嘴上不检点,不积德呀。



第五回合诉求我答应,但我失忆了呀

林赛的诉求

1,请警方协助调取证据,确认发布范围以及涉及人数,如果人数到了法律红线,让法律对他进行处罚。

2,还没证实他触及任何相关法律法规之前,让他在发布图片的群聊里发布一个视频,说清楚自己的问题和错误,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犯。道歉,对林赛名誉的损失进行弥补。

3,澄清视频需要把事情翔实说清楚:在健身房未经林赛允许拍摄了她的照片,没有跟林赛说任何话,用自己的评价对林赛进行了损害,并使用“骚”这样的字眼。

诉求很清晰。男人都同意。

但他突然觉得自己忘记在哪个群里发布了这样的消息。

也查不到,毕竟每天都删光所有群聊。

找不到群了,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按诉求把道歉视频发在相关群里了——至于最开始的时候言之凿凿只发在了一个小群里,人数很少,那是那时候记得。现在反正是找不到了。

林赛并不着急。

她提出了新诉求:找不到群了,你就把你那个群的朋友都找出来,一个一个单独发也可以的。
不行就发朋友圈吧,公开,置顶三天。哪个更丢脸,想想。

男人嗖一声就恢复记忆了呢。



第六回合我服你了(真难缠)

林赛毕竟是个有礼貌的人。

她曾经也很有耐心地告诉他:我并不是针对您。我并不是觉得你是一个坏人,
但是我不认同你这种行为也不希望任何一个女孩儿被这样对待。现在时代变了,这样的行为没有一个人会忍。你要记得所有人在盯着你,就算你觉得你在再私密的地方,你也要做一个好人。

但礼貌是一回事。坚持是另一回事。

要知道把道歉视频发在群里这事儿可比给姑娘道歉可怕多了。

男人闪躲,推诱,拖延,情不自禁嘟哝:我觉得我真是服你了··

林赛厉声打断:你爱服不服,我不在乎!我该温柔温柔,该混蛋我就硬着呢。你!惹不起年轻小姑娘,不要背地里说人家。你这个腰杆还挺得怪直的呐!没被小姑娘这么说过吧!这是你的课!

一句“这是你的课”,宛如凌空一个耳光。没完,反手再来一个:你以为我没有更多证据你在更多群里发过我的消息吗,我告诉你,我有,而且我一定能找到更多你现在啰嗦得更多,你以后错误的证据就更多,你自己想吧,还不如现在就承认了,烦死了!赶紧的,录视频!找群!



第七回合警察同志,我要尿尿~~

尿当然没有成功把他带回他的舒适圈。

此尿再怎么绵绵都是有绝期的。绝了就得回来录视频。

录了视频就得把唯一承认的那个群找出来。找出来了就要把视频发出去。

他按林赛的要求,录制了道歉视频。

那些所有曾经流着哈喇子喊着要去围猎林赛的男人,再次观看了一场更令人愉快的演出:他亲口承认自己不尊重女性,对不起家人,出口恶臭。
他承认林赛衣着得体行为端正,是他恶意中伤女性,并忠告所有看到这个视频的男性不要犯下和他一样的错误。

至于有没有在其它群里传播。过了这晚,他将心惊胆颤地等着,等有人逐步取证取证。

关于“年轻人越来越没有出路”,这张图太说明问题了。大致可以这样理解:有住房公积金≈有个正经工作≈有出路。在2023年,这个“有出路”的比例,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是22.12%(256.15/1158)。即使把“继续读研”也算成一条“出路”,也就是分子加上130.2万2023年入学的研究生,也只不过是把比例提高到了33.36%。而且别忘了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大学。如果我们把分母换成在2001年出生的1702万人(2023年就业的主要年龄层),这就比例就变成了22.7%。大致来说,就是在2023年找工作/考研的年轻人里,将近八成是会比较失望的。

甘思德(cott Kennedy)把“为什么不救经济/没有足够力度的救市政策”这个问题梳理得很清楚:(圣上)1、不知道真相、2、不知道该怎么办、3、不在乎(政治安全才是首要问题)、4、不赞同(觉得现在的政策是有效的所以不接受批评)。但他漏掉了一个根本点:5、不喜欢。首先,“不知道真相”不是真不知道,而是因为不喜欢(根本不需要做到花拉子模信使那一步,只需要在读内参的时候微表情有不对劲,下次底下人就不敢这么汇报了)。其次,“不知道怎么做”也不是真不知道,也是因为不喜欢。因为所有正确的做法(比如保民生而不是继续往高科技砸钱),都是对其整个治国理念的否定。最后,甚至当圣上真心觉得自己现在的政策是有效的,只是刁民不理解的时候,也只是因为他喜欢国进民退和不被卡脖子(发展高科技而不是保就业)这个方向,底下人才会给他提供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想法。至于圣上是不是真的“不在乎”,这一点最有趣。甘思德说这个解释是“最不受中国对话者欢迎的,但持该观点的人深信不疑”。为什么大家不欢迎这个解释?因为它太过阴暗。可是为什么持该观点的人深信不疑?因为它几乎一定真的——自古以来,哪个极权统治者是把经济放在第一位的?就算重视经济,那也是为了别的目的好不好?

tw.news.yahoo.com/%E7%BF%92%E8

女考生因为穿裙子被网暴到放弃高考这条新闻真的气死人,上至政府下到媒体再到男的网民,通通在奉献自己的恶!本来就是高考极致的形式主义害死人,什么裤子上的金属拉链要扯掉,鞋子上一点点金属要拿掉。关键这个女生第一天考试屁事没有,第二天就不行了。我看就是因为还是民警要宣传,搞个亲民好形象,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然后买拖鞋过程被各种拍,还偏偏喜欢拍别人的下半身?传统媒体却在新闻下面配这种凝视的视频照片,自媒体看到了就说的什么“露着大白腿” “哪像高考生” 这类的鬼话引导网爆,那些明明喜欢得不得了的国男突然就化生正义大使大肆对这女生口诛笔伐荡妇羞辱了。媒体平时播报个稍微敏感的新闻都要控评精选的,评论区下面这么多违法的人身攻击反而不管不问了?
从制度到个人从政府到民间,都要对一个穿裙子的女生过不去,烂透了。
中国有担当的大学,应该要录取这名女生。可惜大部分高校只敢搞点合法的自主招生来寻租敛财。大概率也都不愿摊这个浑水的…

六四中拒绝执行戒严令军官其实很多,包括38军军长徐勤先等,事后多达3000多人上军事法庭受审,但成建制抗命的主要是28军,这也是唯一一支成建制没有抵达指定戒严位置的部队,28军官兵沿途受到了北京市民的保护和优待,网上那些北京市民给戒严官兵送食物送水的照片是真的,但主要是给这支抗命的部队

以下节选自《六四镇压时消极抗命的28集团军》

人们将从复兴医院拿到的血衣展示给官兵们看,血的事实震撼了整个二十八集团军,军心涣散,许多士兵气愤地撕掉领章,扯下帽徽,有士兵把枪枝扔进护城河。靠近木樨地立交桥有七、八十辆军车,官兵全都下了车,弃车而不顾,倾听民众述说,整个部队失去控制。

上午十点钟左右,愤怒的民众又开始焚烧装甲车和军用卡车,官兵们不但不予以制止,甚至有官兵主动传授快速点燃装甲车的方法。被点燃的装甲车、军用卡车越来越多,一时间,从木樨地到军事博物馆的路段上火光熊熊。第二十八集团军总共被烧毁了七十四辆军车,包括三十一辆装甲车和二辆通讯电台车,是军车被烧最多的一支戒严部队。

配图有点魔性

事件中作大恶的三方:

一.拿着鸡毛当令箭一定要做出严格安检样子的官方和检查员,在疫情三年已经早就立了威、成了怪兽。

二.已经死了但还存在着,闻腥而至的媒体和自媒体,疯狂传播照片+引导舆论“她穿的不像个学生样子”

三.毫无口德、无底线意淫+辱骂的incel网暴群氓。

烂到不能再烂了!你国针对普通个人、弱势个体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反应迅速的线下+线上“批倒批臭”全通路,简直赛博版游街示众,未来如何,不敢设想。

显示全部对话

一个感慨:如果念书时候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是从日常做饭/烘焙/养花种菜/清洁/维修的角度去讲,大概我既会对科学知识更有兴趣&学得更好,又在生活自理上少走很多弯路。经常是翻车之后debugging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原理其实是已经知道的,但它只是一块沉睡在那里的detached知识,从来没有actively用起来。
然而比起考试和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给一些人鄙视另一些人的理由、用看似高大上/高精尖来蒙蔽甚至欺骗一些人,science难道不是更应该for everyday life让人过得更容易和愉快一些吗?

崇洋媚日穿日本衣服,用来羞辱+网暴女性百试百灵。大到赵薇军旗装事件,小到在武汉大学穿和服拍照,和无锡穿和服逛街被扒掉,总能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民粹情绪。

再加上安检员个人意识形态参差不齐,且掌握了一点点生杀予夺的权力,肯定如疫情三年的大白一样肆无忌惮的。官方带头、媒体浇油,突破了“穿衣自由”法治底线,incel男自然开始跟着狂欢,辱骂一个政治污点女贱民不但毫无风险,还尽情挥洒脑中的黄色废料,何乐而不为呢!真·人间索多玛。

另外我虽认为发生在珠三角不至于闹这么难看,但也不能打包票。经过疫情三年我认为整个国家不可能有例外之地,丑恶无处不在。

显示全部对话

屈原老师投江的时候,二话不说一个猛子就扎进去了。到了钱谦益,就开始嫌水太凉了。说明什么,说明明末真的就是小冰期了 :0560:

想到一个很火的“外国人读红楼”的热搜,这个人认为林黛玉死前焚诗是一种“纯粹的追求”,完全罔顾焚诗的情节完全是封建社会对女子才华压迫和抹杀的体现(高鹗所续的情节),居然还有很多人认同,认为他读懂了林黛玉……真是无语
焚稿就是明清时期压迫女诗人的常用手段,高鹗用宝黛爱情粉饰男权社会的罪,再来几句“弱水三千”“故人是谁”云云,把这些人感动的一塌糊涂,从而让人完全接受了“焚稿”是一种美学。但真正读懂林黛玉的人绝对不会这么想,这段焚稿断痴情把她这个人完完全全当成贾宝玉的配偶了。林黛玉其实是一个非常“朋克”的人,她自知活不长,所以把生命都扑在了诗上,既然活不长不如写踏马的,每一句诗都是她活过的证明,是她精神世界的结晶。被贾宝玉辜负所以要烧掉诗稿,说明诗稿就是给贾宝玉写的,只求贾宝玉的理解。然而舞美吟只关乎被误读的古代女子,海棠诗菊花诗柳絮词等又是在喻己,与宝玉何干?这么读黛玉和那个破综艺里对黛玉的矮化有什么区别呢?

过两天又是热烈庆祝楚独抗统分子屈原跳江,自找死路的好日子。今年又有不一样的意义:跳江时没有守桥员,更凸显天朝制度优越。

在童话故事《格林奇是如何偷走圣诞节的》里,格林奇是个心胸狭窄的家伙,心脏只有正常人的四分之一大。他终日生活在山洞中,寂寞孤独,并且因为童年的精神创伤而对山下小镇里快乐自由的村民满怀了仇恨。一日,格林奇再也无法忍受圣诞来临前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了,他化妆成圣诞老人偷走了小镇居民的圣诞礼物和圣诞树,想从中获得快乐并且让居民再也无法高兴起来。但欢笑声依旧从小镇传来,圣诞颂歌飘进格林奇的山洞,原来圣诞节并没有因为缺少了礼物和圣诞树而停止,小镇依然充满了温馨甜蜜的节日气氛。格林奇这时才发现,他还是登不上YouTube。

小粉红的逻辑越来越感人了,居然还有从“64出动坦克之前就已经有军人在和民众的冲突中死亡了,矛盾责任是双方的”这个角度来给ccp动用军队洗地的,哪怕鸡蛋和石头的定位已如此明显,还有能硬同情石头的,这就好比家暴男殴打妻子,妻子反击不小心抓伤了他,居然被拉偏架为“双方都有错”,那当兵的个个都是吃素的吗能就等着让人民群众打死?一个当兵的死了不得对应死十个普通人?更何况,士兵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要去死的,相比「民众被自己的士兵打死」,那「士兵被自己的民众打死」反而还更合理一些呢,只能说死得好,死得妙,死得其所,还应该再死一死

拿“端午安康”教训人的狗逼玩意,十个有十个都是,从来没读过一篇楚辞,对屈子的印象仅限于跳江龙舟粽子,以及,可以用来拉大旗作虎皮,好让他们赛博当爹。

微信这么傻逼的软件能成为国民软件,中国人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可见一斑。

黄仁勋终于上热搜了,但是冷嘲热讽的居多,完全看不到以前那种喊打喊杀虽远必诛。这说明啥呢?说明以前的那些个出征,根本就不是基于真实的愤怒,而是基于(半真半假的)“效能感”——出征明星之所以很爽,是因为真的可能导致封杀;出征外国品牌之所以很爽,是因为人家真的需要回应舆情,或者至少你可以单方面宣布胜利,总之都不是因为别人真的做了什么恶劣的事情,而是因为简中小粉红们(自己觉得)能让人跪下。现在碰到芯片这种你求着别人别人都不一定卖给你的东西,真就是踢到铁板了。无论怎样打鸡血,都不能凭空生造出“效能感”。没了效能感,大家就都无精打采的。这个现象从佩洛西访台开始,逐渐成为常态。因为无论多脑残的人,也都越来越能感觉爹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要鸟他的。打狗也许要看主人,打主人却不用看狗。主人怂了,狗自然就怂了。

一旦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你就会发现留给你个人兴趣的时间少得可怜

关于1989年的运动,曾有一段时间纪念的焦点总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名校大学生。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一度被人们称为 “天之骄子”,天之骄子的遭遇必然特别引人注目,甚至遮住了别人的存在。

多年后,逐渐有不愿意被遮住的人站出来,讲述更有层次的1989年——抗议活动是全国性的,各行各业都有参与:

比如北京最严重的伤亡发生在工人团体和市民身上。工人和市民的诉求,一直被排挤和边缘化,他们的遭遇也在国际视野中边缘化。
比如发生在成都(可能还有其他地区)的、没有人纪念的屠杀。
比如一些流亡海外的民运领袖,如何行骗,如何凌霸他人。

而女性至今没有自己的1989,唯一的女性声音或许是柴玲事件和远志明强奸案,但她几乎成为一个不能提的人。直至今年终于有人打出女性主义的质问和“反共不会给鸡巴镶金”的标语。只要她们控诉运动内部的不公和侵害,她们就戴上 “帮镇压者搞分化” 的帽子……

革命与纪念革命都不能停留在最惨烈、最宏大的时刻。记录乌坎事件的纪录片《迷航》,跟踪了陆丰的村民整整十年,展示各人流散东西之后的命运,以及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短暂实践之后,选出来的依然是 “贪官”,腐败的路径与选举之前并无太大区别。
如果没有这种 “令人不悦的后续故事” ,所有的革命与纪念都会沦为电影院里的感官刺激大片。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