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八炯的统战记录片揭示了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父权博弈法则: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这就是为啥大家为啥那么恨绿茶,台湾就属于偷不着。
一等人:台湾,有统战价值,且不为我所用;
二等人:澳门,有统战价值,且为我所用;
三等人:大陆,没有统战价值,且为我所用;
四等人:香港,没有统战价值,且不为我所用。
最后那一番:“不能被统战,但也不能让他们知道我们不能被统战”的言论简直无比精辟,绿茶(此处非贬义,仅用于形容该博弈状态)确实不好当,需看人脸色恰到好处的释放希望才能拿捏住对方精准的分寸。

【Copy】

中国强大和有钱是对的,但中国人总是认为这是政府的功劳,这个观点才是问题。

中国的强大在于人民的勤劳和世界文明的包容和进步,而不是归功于共产党,如果当初国民党打赢了内战,也许中国会比现在好,生活更多元化,创作更自由

换句话说,中国不应该是红色的而应该是彩色的

中国的国运每60甲子一个轮回,因此2026年对应的历史是1966年,即文革启动那年。我来强行分析一下,不是预测,不构成参考意见。 

对于身在墙内的普通民众而言,接下来的2025年要为2026-2029年这三年可能出现的内乱、经济大萧条做好准备。

在个人和家庭财务上,以及在人生重大决策上,可能需要多留个心眼,准备好逃生通道,为可能发生的变动留出余地,保留选择的机会。最简单的就是,万一你或你的家人失业了,你有没有能力让自己和家庭不至于阶层滑落。

不要当岁静党,不要低估人性之恶和CCP政权之恶,要多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多了解一点经济学常识,多关心时事和社会新闻,多锻炼身体。

树挪死,人挪活,不要追求稳定的生活,而是要增加自己全面发展的技能,让自己在不稳定的生活下也能有生存和保全自己和家人的能力。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福至心灵做了这样一番输出,我不是会预言的人,只是想说一说我对接下来几年的想法,看到即是缘分吧。以及请不要骂我,谢谢。

显示全部对话

小红书已经在讨论李宗盛是不是老登音乐了。小红书就这点好,只要能骂的,什么男人都骂。
有人反驳说那罗大佑岂不是也是老登,对啊,然后就冒出一堆人骂罗大佑。接着什么作家,诗人,为了拯救李宗盛纷纷被拉出来垫背。
话题又回到了老登,什么是老登?老登是不是贬义?不重要,自证等于暴露在女性的凝视之下,性别主克倒转,他已然成为了一位女性。
很多人看不上小红书,但其实它女性视角是墙内最丰富的,甚至是内网中最不粉红的最不排外的,虽然确实叫小红书。你想,连李宗盛她们都嫌老登,更何况是最不可说的那个。
微博豆瓣沦陷后总要后继有平台,希望以女性为主要用户的平台能更长久的支撑,总有一天我们一起骂那个最该死的老登。

评论里面说的女生宿舍也很搞笑,众所周知宿舍矛盾的起因不是由于这是一个女生宿舍,而是10平米不到的空间容下了4-6个人

显示全部对话

@MulanPurple
这可能也跟你国的“权本主义”(借用范畴先生的定义)特色有关。钱动起来还能顺利回到自己的口袋里,这在你国,也得有特权戳着才行。普通小民百姓,那点钱一旦脱手,没准就再也拿不回来了,哭天喊地都没用。

PS:西门庆自己也是如此。他活着的时候到处投资赚钱,临死时就特意嘱咐吴月娘,把绒线铺绸缎铺关掉,货物脱手,资金全部回笼;以后只经营家门口的当铺和生药铺。因为他心里有数,没有他戳着,那些买卖的资金,早晚被人吃光了。

大湾区这个词是不是中共专门造出来恶心港独的?想独立啊,老子偏造个朦朦胧胧的大词把你遮蔽住,头上永远压一座五指山,不要妄想有出头之日,你逃不掉的。用心蛮阴险的。

看到有人说,北欧的高税收之所以没有影响经济发展,是因为与之对应的高福利,为企业提供了高教育/健康水平且心态良好(是真正因为喜欢而工作)的人力资源。这当然是个很好的角度,但是还有一个更简单的解释,那就是经济自由度。北欧是一面镜子,照出简中所理解的,以生产资料公有为前提的“社会主义”的荒谬。事实上,北欧诸国在生产资料意义上是最不“社会主义”的。私营经济占比90%左右,比西欧都要高,来自政府意志的经济管制也最少。稍微想一下就能意识到,这个看起来反常的现象才应该是常识——社会主义不需要公有制,自由市场产生财富你收税就行了;高福利也不需要大政府,发个钱而已需要多少官员呢?

所有研究马列意识形态但却没有走向反马列的都可以肯定是蠢货,学术水平一定很差,反正我看到的一些对马列和社会主义国家有深入研究的人基本都是反共的,因为这个东西就是但凡你动点脑子就会发现其中的邪恶和槽点,且任何被吸引的人起初都一定是怀抱着某种理想主义的憧憬,最近了解到许成钢教授以前也是研究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国政史出身的,就非常合理,一切就串起来了,因为你但凡听过他的观点就知道他不可能是为黑而黑,而且他的父亲也曾经是忠实的共产信徒和毛信徒,真的是太能说明问题了

高等教育的一个特点是基于书面的知识系统化。许多人可能不太适合高等教育,因为可能是缺少思维训练,或是天生如此,很难系统的理解知识,个人的天赋可能在其它地方,而不是搞书面工作。

无限扩大所谓的高等教育,制造「高等教育泡沫」,有诸多经济上的好处,并且会掩盖很多社会身份不公平产生的矛盾。

政治上的效果,可能类似宋代的「冗官之策」,将失业青年转化为在读学生,控制了年轻人群体,并适当开放上升通道(时不时政策鼓励创业,授予体制内小吏身份——但主要上升渠道还是荫庇),从而转移注意力,减少对抗体制的叛乱风险。

显示全部对话

世界对于老男人的浪漫化塑造是很值得玩味的。直到被彻底祛魅之前,“大叔”这个词在言情小说里的想象不是mansplaining,而是知道疼人、有钱多金、心甘情愿铺路、安全感,连身上都是有体香的,烟油味儿会被歌词描述成“淡淡烟草味道”。《极限挑战》这类大叔综艺里,叔们要么聪明绝顶要么傻傻可爱,无论做什么都可以被解读为有魅力;中老年男性名人可以秃顶,可以肥胖,可以没有情商,但只要有才华和地位,就有了魅力;电影电视剧里的老男人塑造,坏肯定是有苦衷的,再坏也有善良的一面,什么顾家啊隐忍啊父爱如山啊,而女人的坏则是最毒妇人心;社媒给中国人塑造的川普,是一个很会开玩笑的全能老头,七八十了还在卷title;家暴风波里的张颂文,在饭圈粉丝眼里是永远的“小熊”。

延伸来说,这种对老男人宽容和浪漫化的心态,也和一直以来所有叙事中对父权的想象和美化有点接近:央妈、金主爸爸。

而每一个它者,都被冠上了轻蔑矮化的“昵称”:南方小土豆、纽村、北美大农村,土澳、坡县……矮化它者以便变相抬高自己。每一个喊南方小土豆的哈尔滨人,不管男女,都以为自己是爹。

人好像沉浸在一种虚假的张力里面:我对父权给予无限宽容和浪漫想象,父权会对我舐犊情深。这种臆症也是老中关系里永恒的症结:所有的感情说到底都是权力。不管是亲密关系还是家庭成员,不管是职场上还是国家间,你可以有点小个性,但你最终得听话,你可以自己扑腾,但你最好是弱小的,永远长不大的,这样才值得我居高临下地垂怜,获得我有条件的爱。

本日最佳:刺激消费是真的,消费确实增加了,老百姓很受刺激。

@RXY 好了伤疤忘了疼。当年刘少奇被拷打折磨质问宪法为何不能保护他,这帮红色功臣每个都卷入过斗争,斗死的也不少,妻离子亡大把,切肤之痛是永世难忘,这才想起来要建设法制。但承平四十年,今上这种绝望的文盲正大权在握,怎么会有法治是保护所有人的高级认知啊!他要知道就不会把胡架出去了

@MulanPurple 当年刘少奇斗别人的时候手也没软过。感觉你共这帮人对法律的想法跟穷苦人对菩萨的想法差不多,就是我都给你上贡了你怎么能不保佑我呢?

司马迁可能代表了中文小说家的路径:先对抗,之后收编,并默许有稍微出格行为,伤痕作为勋章,凭借同官方文治绑定,流芳百世,最终形成个人与权力的双赢。

(1)有文学理想,抗衡官府,被阉割下狱;
(2)在狱中继续实现文学理想;
(3)最终打动了皇帝,皇帝甚至原谅了小说中对自己的讥讽,苦难成为了勋章;
(4)皇帝将其列为中小学生必读名著,士大夫文人也争相传抄,最终同儒家体系绑定;
(5)改朝换代后,新朝为继承前朝法统,给该文学家立祠祭祀,新华书店均有上架;

不书写苦难的中文小说似乎没什么人读,体现了普遍存在的一种「涅槃」审美,认为苦难将带来重生。

1989年的中国,有一趟中美航班上有个啼笑皆非的劫机事件,有个张姓男子谎称身上带有炸弹,让飞机飞往汉城,当时中韩没有建交,韩国不让停,机长无奈飞去了日本,然后这个歹徒看到日本字还以为到了韩国,大喜过望打算出舱,结果被乘务员一脚揣出舱门,摔的不能动弹。

我震惊于当时普通老百姓的无知,韩国字和日本字都分不清楚,但转念一想,刚改开时中国当时的部委官员组团出洋考察,对着飞机上的一次性水杯和纸巾啧啧称奇,还带回去研究,不比老百姓有见识多少啊!

所以有些大旗党真是脑补过了头,以为上面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其实现实可能截然相反。中国社会是一潭臭水,如果没有外来影响,自己怎么也无法自净翻不出浪花的,别对着臭水的绿霉污秽夸出花来了,太好笑了!
—————
找到这个男子对韩国一无所知却要劫机去韩国的理由,因为1983年中国有个叫卓长仁的男人劫机去往韩国成功了,起了坏影响

附一个同机军医大学研究员的亲历回忆录,知识分子的认知和视角差异,和细节特别能彰显时代特色
m.sohu.com/a/386150650_1001236

哦,搞了半天我们小时候听的日漫歌曲就是现在做都做不出那味儿的city pop啊😂以上世纪90年代为主轴,以猫眼三姐妹(其实就是北条司)为典型,以萝卜片(尤其是超时空要塞和高达)为基础,你就可劲找吧。残酷天使的行动纲领我听了二十多年,现在才知道city pop 的city是原来是第三新东京市啊。

再见爱人4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明星夫妻盈利模式,一个负责生产,一个负责营销。
聪明,炒CP的最招人烦的恰恰就是夫妻,大部分人都结过婚,骗的了谁呢?负责生产那个维持一个“不得志艺术家”“被另一半打压”的人设把身份做高,负责营销那个尽可能的去搞事引战吸纳流量。狼人杀也有这种打法,献祭真狼做高队友神牌身份,然后通杀全场。

#肉蛋奶吹
我猛吹肉蛋奶,是基于国内的坏风气的前提。比如中式饮食严重缺乏蛋白质,铺天盖地的中药+白粥养生“科普”,新冠期间张文宏医生说病人恢复期应吃牛排鸡蛋不要喝粥被粉蛆疯狂网暴他数典忘祖,不让女孩吃肉,给孕产妇吃红糖水当作补身……诸如此类。

我并不是叫大家吃肉不吃菜。目前科学界确证的健康饮食是地中海饮食,可查询国际权威的医学资料和普及文章。
其他高蛋白饮食法,比如生酮饮食、旧石器时代饮食,争议较大,科学界尚在研究中。每个人也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安排个人方案。

显示全部对话

豆友说80后就是现在飘红的性别比黑手我深以为然。30.40.50后们生育时没计划生育,而且那些鉴性别和堕胎高科技没出现,说难听话避孕都不普及,所以有心无力,又是难得的战后和平,基本都是盲生且生几个养几个,使得60.70后的性别比可能是大陆空前绝后数字最漂亮的一代,又叠加计划生育,女人大规模参与社会劳动,所以才能造就80.90.00这三十年女人积极向上的势头。

至于中国变态的性别屠杀传统的形成原因,我想了很久,说白了很简单就是用脚投票。当然有武则天、杨贵妃这种创造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例外,但她俩说白了靠的还是男人。当你生了女儿就是要比生个男孩吃大亏,这个女儿作为人口注定要流失掉且养育成本都收不回来,要被不当人看,还被她丈夫和夫家占尽便宜和吸血的时候,损失和风险已经形成了。

人是极其厌恶损失的,与其等一个中彩票般女儿出息发达的极低概率,不如选一个包占便宜不吃亏的男孩……这就是中国绝大部分人“重男轻女”认知的底层逻辑,什么男人是香火,男人力气大能耕田打仗都是借口!哎,说实在话,确实文明凹地,因为他们对损失的厌恶还能盖过对女儿至亲血脉生命的尊重和怜惜,细思极恐!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