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nzxy
是的。再补充一点:你国大多数这个年龄的做题家乖小孩,都对“犯错”、“犯法”、忤逆权力机构,有非常大的恐惧和负罪感。背负着这个,她甚至根本没有大脑余量来想到,这事儿能怎么解决,她只会觉得,天塌了,世界要毁灭了。这要是个有社会经验的老油条律师,告诉她真相:你没犯错,你不用为此归罪自己;你其实是被一伙有背景的绑匪给绑票了,他们不是想要惩罚你犯什么错,他们只是想要讹你的钱。你只需要想想自己能弄到多少钱,有钱有有钱的办法,没钱有没钱的办法。这样,兴许还能把这孩子的命救下来。
觉得以后你国的公检法,执法机制会变成这样:
第一阶段:
对真·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置之不理,能不管就不管。因为这些人烂命一条,抓了也榨不出钱来,抓的过程中还可能让黑皮挂彩。
对老实规矩有点小钱的良民:闯个红灯都可能蹲监狱留案底子女连坐考不了公,直到你被吓到倾家荡产砸锅卖铁,交出天价罚款才能了事。
第二阶段(当社会治安已经坏到一定程度,上边要求严打)
对真·杀人犯抢劫犯强奸犯:根本不费劲抓人了,直接当场击毙。
对良民:这时候大多数良民已经破产,蹲监狱留案底子女连坐考不了公,已经吓唬不了他们了。黑皮会直接把人抓进号子拷打折磨,直到他的亲属去卖血卖淫卖器官,凑钱交上天价罚款。而如果他没有这样的亲属,黑皮不介意把人整死在号子里。
第三阶段(没有了,那时候你国公检法是不是还活着,恩,这是个好问题)
在豆瓣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有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姑娘,把银行卡借给朋友转账,结果惹上法律纠纷,被控“帮信罪”(全名为“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在看守所被霸陵,又被检察机关勒索“退赔”,在这种折磨恐吓之下,罹患抑郁症,自杀身亡!
你瓣有不少人,对此的定位都是“酷吏执法拿人不当人”,实在是没说到点子上。这案子的性质还是远洋捕捞,跟“反诈”,乃至跟法官刷KPI,都没半毛钱关系。正如作者本人所指出的,贫穷农村有的是没钱没文化的老头老太,把身份证银行卡借给骗子随便刷,怎么没见有法官想要追究他们的“帮信罪”,捉他们去监狱坐牢养老?
我忽然想到了海棠案。这女孩子太像海棠女作者了,年轻、性别为女、小门小户做题家、从小循规蹈矩乖孩子、在社会上没门路、怕事、容易被吓唬,自己没钱但还有点亲戚关系网,把她攥在手里就能讹出钱来。
我现在越来越觉得,以后你国的公检法,很快就会褪去“司法机关”的伪装,而呈现出不遮不掩的“绑匪式执法”的真面目。那些还有一点小钱、比打螺丝送外卖稍微肥那么一点点的,岁静小市民,他们的任何一丁点“违法”行为,都会遭到严苛得不成比例的、刻毒得惊人的、且以讹钱罚款为终极目的、逮住蛤蟆攥出尿的“严惩”。
突然有点想明白“平时看着是个老实人怎么会做出那样穷凶极恶的事来”叙事的问题在哪了。它营造了一种abnormality氛围,用幻象去掩盖在一个糟糕系统里这种事情是perfectly logical而非“异数”的现实。“老实人”是一个偷换概念的表达,它不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水准高,而是ta遵守并信仰着社会主流规范。当社会主流规范本身就是压抑和压迫的来源时,这种ideology会导致下层人越相信它就越不幸。而一个人没有得到社会通过ideology告诉ta乖乖做“老实人”换来的好处(e.g.能温饱有着落、有老婆伺候、能在家里当土皇帝)时,ta可以选择不再相信这个ideology去改造/反抗system,也可以选择继续相信这个许诺然后把许诺没有兑现归咎于某个/些“坏人”的阻挠。越是深信那一套ideology的人越倾向于选择后者——沉没成本低,不需要承受信仰崩塌后重塑自己的痛苦,不需要勇气去反抗更大的权威,只需要简单地寻找一个scapegoat(往往是比ta更在权力下位者)然后把一切推到那身上,然后一切可以继续顺遂照旧。当然压抑过了极限必然会爆发,穷凶极恶在ta自己看来反而是奋起诛杀“坏人”的heroic acts。
实际上我前几天在看的那本《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讲的也是这个东西:你如果要发动一场战争,你一定要让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都相信这场战争对他们有好处。对头脑简单的人就要编一个“我们好他们坏”的故事,对喜欢秩序的人就要把对面塑造成规则破坏者,对宗教捍卫者就要把对面塑造成亵渎者。我甚至看到个搞笑的例子,有英国音乐家觉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英国音乐对德国音乐的战争……
这类现象在民主国家只是战时状态,而对极权主义国家就是日常,宣传真的是极权主义的强项。
我还想到: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一个识字率不超过1%的国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人会对不识字的民众说话,更别提对他们搞宣传了。在信息传播和新闻素养方面,老中民众有点像从无菌病房里长大的孩子,但就在那个阶段,老中又很不幸遇到了现代的极权主义政权超级严密发达的宣传手段……
孟村孕妇被家暴致死的事,其实还涉及“县城婆罗门”问题,男方家里有钱有势是当地一霸,如果没有媒体介入,说不定女方真能冤死。按照正常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应该像日本和韩国一样,年轻人都集中在首都或几个大城市,有些县城和小城市会自然地萎缩甚至破产。
但众所周知,共产党搞“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这些自身财政无法自负盈亏和造血的县城,产生了一个特权阶层人称县城婆罗门,他们又近亲繁殖,固化了阶层。视频里的“美女”能占到男友各种不花钱的“便宜”,甚至因为城管表哥吃不给钱的臭豆腐。但现实中只能跟孟村孕妇一样,被打被杀且求告无门!
https://b23.tv/Yk3joPk
在fedi看了几天,没看到有人发这周的印尼抗议运动,那我发下
抗议可以追溯到今年2月份以来由学生组织展开的一系列抗议。当时的直接原因是,2025年1号总统令大幅削减公共预算,用到的借口之一是他实施的面向八千万人的免费营养餐计划(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上不透明、无监管、造成严重食物浪费、频繁的食物中毒),激起众怒。
3月份,在抗议刚刚平息下来的时候,议会又通过了抗议者反对的国民军法修正案,引发第二波抗议。这次问题的重点在维护民主宪政上,担忧军队警察化、政府军事化。
目前这一轮抗议导火索是土地税上调计划,此时大量工人加入抗议活动。之后矛头指向国会议员,抗议者指责他们领着巨额津贴却不关心一般百姓(每月单是住房津贴就有3000美金,约是全国最低工资标准的20倍)
28号在国会前发生大规模抗议,一名21岁摩的司机Affan Kurniawan被警方装甲车撞死,于是事态迅速激化,全国各地发生暴动。29号开始被国际媒体报道。
图一:穿着绿色制服的骑手们护送工友的遗体
图二:议员Amrad Sahroli说冲击国会的都是没脑子的底层人,于是人们砸了他的豪宅、车子、钢铁侠模型,抢走了LV、美金、手表、Labubu
图三:IG上转发量比较大的一则印尼人的发言,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图四:印尼发生过1998年排华惨案,当今总统那时担任军队高官,据说参与了幕后指挥。华人在threads上呼吁不要让暴动走向族群对立(留言全都比较和善、同仇敌忾的感觉,但网络上一条帖子不能代表真实情况……)
重庆勇士在离开前,在现场留下一封信,在信中,他希望看信的警察不要连累无辜的人,不要助纣为虐。从他的公开信可以得知,他最晚于今年8月16日住进了重庆大学城嘛嘛酒店,安放了装置并留下信件。
另外,他之前在微信朋友圈就发表过反共言论。
公开信内容:
“朋友你好!
我不知道你是谁,暂且称呼你一声朋友,也许此时你已经把我当成你的敌人了,首先声明,我不属于任何组织,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也是无可奈何,谁愿意颠沛流离有好日子不过呢?请不要为难无关人员,共产党在这片土地上犯下的罪恶,罄竹难书。请尽量不要助纣为虐。也许你现在是受益者,我相信大多数人往上三代甚至是一代,没有不受到共产党的迫害,只是中国人太健忘了,自从苏共在这片土地上以来,甚至夺取政权以来,三年一大运动,十年一小运动,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受尽迫害,他们除了谎言还有什么,他们就是法西斯。也许你现在是受益者,但在这片土地有一天你一定是受害者,但请在能力范围内善待他人,实在迫不得已,那么你完全可以把枪口往上抬一点。共产党他们谎言治国,保利压榨那些正义之士,敢于出头的人。总之,要觉醒去了解真相,真相就是真相,就好比乌云挡住了阳光,不代表没有阳光。每个人付出一点,站起来反抗,那些坏人就不能为所欲为。
祝好,朋友!
2025年8月16日晚11点
重庆大学城嘛嘛酒店。”
看到微博上对武大掏裆耀祖那件烂事的分析,为什么肖母能一度成功地颠倒黑白,制造出这么诡异的舆论反转,有一个分析,我个人觉得非常有道理:
——因为,她把掏裆耀祖塑造成一个“懦弱怕事的乖小孩,被强势恶女人揪着衣领持续辱骂斥责”,同时,又把她自己塑造为,一个“坚定地信任支持孩子的好妈妈”。
这套剧情,非常精明而且卑劣地,命中了很多老钟人的童年心理创伤。这国有太多人,也包括我自己,正是在这种糟糕的、紧绷的、父母情绪不稳定的家庭里长大的,被强势暴怒的妈妈(因为爸爸通常在家庭里缺席)揪着衣领叭叭叭不停嘴地数落责骂,是小时候非常熟悉的生活桥段。
所以,很多人(是的,很惭愧地承认,还包括我自己,我在武大事件开始的时候,也是持保留态度,乃至对掏裆耀祖的“被斥责的可怜小孩”造型有点同情的)未必喜欢掏裆耀祖的行径,但他们会沉浸于这个剧情:
被责骂得可怜兮兮认错求饶的掏裆耀祖,就像是小时候的自己;
责骂掏裆耀祖的杨同学,就像是自己那个强势的、讨厌的、骂人坏妈妈;
为掏裆耀祖出头的肖母,就像是自己一直渴望但是从来没有过的、肯为自己撑腰的“好妈妈”。
PS:复盘这套心理操控术以后,我非常怀疑,掏裆耀祖这一家,是找过专业的心理学、传播学从业人士的。一般普通人,很少能玩出这种精明、毒辣、且专业化的手段。
@normanzxy 其实一尊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越了古人,雍正至少还知道“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于是就不搞商业了。
但一尊自作聪明地用国家力量补贴商家,把产品卖到全世界,于是搞出了史无前例的产能过剩,偏偏战狼外交还搞得东西全都卖不出去,或者卖出去也是在赔钱。
古人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想到古人的道理几乎全是劝皇上的,而一尊一宝也没有,我不禁发出了古典风格的哀叹。
我一直觉得,烈士和职业革命家都少见,对大多数人来说,当反贼,应该是顺便的事。或者反过来说,只有每个人都能学习的“顺便”推墙,才是有效的推墙。戚洪这个访谈听下来,最开心的是,他人生的每一步决策,都是当下对自己而言的最优解,而不是基于牺牲和反抗的逻辑做出的。前面就不说了,只说他润英的这个决定(顺便说一句,主持人只从政治角度问“有没有什么具体问题让你下决心要走这一步”是不对的,应该多从个人角度问):他的本职是电工,特别提到建方仓一天能挣七百到小一千,这是什么概念?也只是稍稍接近英国的蓝领收入(按15英镑/小时计算),也就是说,以他的专业技能,在国内的天花板,还够不着英国的地板,那还不润?再加上他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再把英国免费的公立教育算进来,润,就是他现在这个人生阶段的最优解。之前(中国经济还比较繁荣的时候)曾经听一个国外的中国导游给我算账,他也知道国内赚大钱的机会多,但是如果把两个孩子免费接受国际教育的成本算进去,虽然他拿到手的收入不高,其实也比在国内划算得多。我相信戚洪也做过类似的计算。很多人酸他是为了拿政庇,说真的,就算黑下来打一辈子黑工,对这个典型草根出身聪明肯干的80后来说,润英也是对的。润之前顺便打个反标,为获取政庇增加筹码,这又有什么不对呢?这就叫“顺便当反贼”,不那么高尚不那么壮烈,但是真的看着让人更高兴。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