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MulanPurple 看过一些胖人的自媒体账号,发现好多都是河南的.....看看他们一天吃什么,早起就去来一碗胡辣汤和好几个包子,午餐晚餐是粥配饼,麻辣烫配饭这样的,加上正餐之间摄入各种炸物奶茶甜食.....感觉他们就是在稳步迈向三百斤.....

刷到过一条让我印象深刻的脆文,博主分享自信的秘诀,他说的不是“要爱自己”这种宽泛空洞的建议,而是“说出口的自我评价要符合现实&去兑现它。”

有道理啊。明明自己做得很好,却对别人说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刻,从小到大发生过太多次了。说出口的话会成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行动又会巩固自我认知。每一次看低自己都是在加强负循环,最后真的会丧失自信的。

昨天阅兵放的鸽子🕊️好看吧!今天才知道为了干净好看,9月2日从养鸽群众手里募集到这些鸽子之后就不给喂水喂食了,于是阅兵之后路人各种目击、这些又渴又饿的鸽子中暑、落水和迷路,真是造孽!

@inklingsdaily
对头。补充一点:很多小孩(比如我自己)的家庭生活也是如此。不客气地说,很多孩子的生活,就是在变相卖笑:为了得到吃和住,必须要强装笑脸去哄自己不喜欢的、而且很难取悦的王八蛋成年人。


在历史资料和数据的保存上,天朝和欧洲也有一个"大分流"。在英格兰,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个人层面的数据,例如出生、婚姻、死亡的登记;而在中国,这类能够持续追踪普通个人的史料极为稀少。

在英格兰,这些档案主要来自于教区牧师的登记,涵盖了几乎每一个人的宗教仪式(受洗、婚配、下葬)。而在天朝,则是由官方制作的户籍、黄册等,主要目的是朝廷的税收、徭役和土地管理。

两者保存率的差异,有几点原因。英格兰的教区档案属于“社群财产”,地方社群有动机长久保存,不受政府更迭的影响;而中国的户籍档案属于“官方财产”,由地方衙门掌管,官员更替频繁,没人真正care这些档案能不能保存下来。

中国改朝换代多半极其剧烈,人都会死掉一大半,更别说保存档案。而且新政权常常要求销毁旧户籍、重做调查。西欧通常没有这样意义上的"亡天下"。

天朝虽然有族谱流传下来,但多限于精英家族,不能反映整个社会。

可见最关键的还是产权安排上的差别。中国的户籍档案是“国有财产”,属于皇上而不属于任何屁民,因此无人有持续保存的动力;而英格兰的教区登记则属于社群,正因为“人人有份”,才得以长久延续。

我个人极其讨厌胖东来,这个大奸似忠、大伪似真的贱人能在你国招摇撞骗,就是因为中国人喜欢这种骗子表演无所不能的、拯救普通人的神,而且每次都上当,每次都不长记性。(我没否认他的生意成功、招人工资高,我只说他的人设骗人)

上一个真正给员工和百姓谋福利的企业家孙大午下场凄惨、还在牢里蹲着。能在CCP的眼皮底下活成滋润的土皇帝、同时真正有益于普通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别存幻想,也别造神了。

胖东来的鸡贼就在于,永远在迎合最民粹、最乡愿的大众意识,比如不让员工收付彩礼,说辞都是美好得令人感动“享受纯粹的爱情”!但是,先不说这管不管的太宽,有没侵犯员工的私人边界。

既然男女平等地结婚,女方绝不卖女儿,为何不提倡子女抽签冠姓呢?父母各有百分之50%的概率,公平极了!我甚至都不计较子女100%都是女方生育的事实(个人主张子女应该无条件跟母姓),呵呵,就是个虚伪的贱人!

显示全部对话

可能有的人觉得,这工作很容易,验资即可——查查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和持有资产。
不,没那么简单,因为申请困难补助的是学生,不是学生父母。

我见过不止一个类似案例:父母挺有钱的,但不让女儿读书,安排女儿嫁人,工作,当招娣,帮扶她的兄弟耀祖。女儿与父母闹翻,来申请困难补助和缓交学费,希望完成学业——这该如何验资?

万一这是父母与子女唱双簧演戏呢,谁来判断?是不是再安排班干部暗中观察,如发现演戏,即来举报?给学生干部一个机会勒索同学“不把补助金分我一点就举报你”?学校天天花精力搞这些,专业破案是吧,不要干正经事了。

所以我一再说,根本应该废除这种 “比比哪位同学更穷” 的制度,给学生免学宿费并且发餐费,政府又不是没钱。

_________

中国大学的破宿舍,扪心自问,有脸收宿舍费么?
中国的教育制度,没让教育部倒赔学生精神损失费就不错了,有脸收学费么?

显示全部对话

为什么“过度鼓吹自制力”是有害的?

1⃣它是一种“对抗”和“压制”模型:传统的自律观将人分为“理智的自我”和“懒惰/享乐的自我”,两者是敌对关系。这本质上是一场内在的自我战争,无论哪方获胜,自我本身都是受损的一方。持续的内耗会极大地消耗心理能量,导致疲惫、焦虑和倦怠。

2⃣它忽视了根本动力:依靠意志力强撑,就像试图用手按住喷发的火山。自我抑制的力量或许能暂时起效,但无法持久,也对我们的身心有害。它没有解决“我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根本动力问题,人只是在“我必须做”的自我强迫下苦苦挣扎,就像反复推一块迟早会砸下来的巨石。

3⃣它会压抑真实自我:长期用意志力压制自己的真实兴趣、情绪和需求,会导致与“真我”的失联。人会变得麻木、迷茫,甚至产生“空心病”,感觉生活是在为某个外部标准而活,而非为自己而活,感觉自我面目模糊,缺失生活的真实动力。

4⃣它让我们陷入“失败-自责”的循环:当意志力耗尽(它是必然会被耗尽的),我们“失败”了,甚至“反弹”了,然后开始自我批判,认为自己懒惰、不自律。这种自我攻击会降低自尊,让下一次行动变得更加困难。

5⃣弹簧的过度压缩会导致弹簧的损坏甚至废弃,过度使用我们的意志力去强行自控,忽略自身的意志与根本动力也会使我们的身心受损。

根据我最近的经验,松弛感‌有两个达成路径,一个是资源足够丰厚到可以只吃收益最高的部分懒得追逐边际效益,一个是光脚不怕穿鞋的已经有点死了成了就成了不成刚好跳楼也算两全其美

武汉今年以来跳楼的中小学生人数显著上升,前阵子青山区跳了一对双胞胎,全武汉紧急开家长会,叮嘱不要辱骂小孩。

大部分中国人对小孩的教养方式:溺爱,控制,gaslighting,且不给予丝毫尊重。

这样不出现集体精神疾病才怪呢。

一边痛恨这样的父母,一边同情他们。自己从没有被当人对待过,因此也不知道怎么把孩子当人。

我坐火车的时候织针织品,被对面的老头夸了,说现在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见,现在的人只知道玩手机之类的。然后也不知道为啥,YouTube可能有监听功能,连续推荐了我好几天“为什么现代人变了”“人情冷漠”这类主题的视频,都提到了手机沉迷,人们不再聊天,去酒吧,参加派对这种变化。
看完以后我深深有一种轻松感。终于,终于啊,能让我这种人开开心心当透明人的时代终于来了。一直以来在别人叽呱聊天,我在一旁看书/做手工的时光里,我都是那个怪胎。现在人人玩手机,我做手工居然能被夸正常。这个时代太棒了。
其实他们一直以来的社交内容也不过是各种攀比八卦奶头乐,和算法给年轻人提供的东西都是同一种性质,就连所谓的“信息交换”也已经被ai迅速超越。而且老头不明白的是,那种一份工作干一辈子,一个房子住一辈子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年轻人的命运就是颠沛流离。实体书早已成为了人生的负担。

受不了和动物性本能特别旺盛的人相处,虽然远远看去我很羡慕她们,生存欲和行动力都很高,无论过得多惨都能往上爬,这时我会希望她们闯出自己的天地,但一旦靠近我,我就浑身难受

看到有人说,冰鲈鱼里的“保水剂”,含有大量的钠,但又不是氯化钠,所以你吃着不觉得咸。回想了一下在中式快餐店里的用餐感受,确实是这样。以前我就知道这肯定是预制菜,但是口味还比较清淡(而且是清蒸的),再加上对冷冻工艺的信心,所以就没往心里去。现在想来,这何尝不是一种privilege——我平时会在冰箱里囤的“预制菜”,比如急冻三文鱼西兰花什么的,和餐厅里大多数(为了快速出餐)的预制菜,根本就不是同一类东西。这真的很像科普博主 的PX困境:PX项目本身没问题,问题只是它建在中国。或者再进一步说,还有一个反向PX指标,比如核废水直接排放肯定是有问题的,但是日本政府来做,应该就问题不大。

全程追踪西贝事件,说实话,以贾国龙为首的土老板展现出来对顾客意见、食品安全的管理和认知能力低到离谱。

而胖东来、朱光玉火锅、吉祥馄饨、巴奴火锅,华与华等爹味老板们的报团、捧臭脚,也让我大开眼界!

以前我觉得西贝最多不过是草台班子,结果我错了,这是粪坑班子!之前跟豆瓣网友讨论过一个暴论,餐饮的含男量越高越糟糕,那些以男性命名的、男店员和高管多的,都尽量别碰!看来是真理了!

显示全部对话

除非是坚定的废除死刑支持者,否则政治家被刺杀应该惋惜还是畅快是很个人的事情,因为这事情的本质是你以私人的判断下了判决,决定这人该不该死。

世上有从我的标准来说一定值得死的政治活动者,那些每次有独裁者去世就大放“可惜不是你”的,如果是我自己可以无责任去扣扳机也不会犹豫的。

世上也有怎么都不值得死的政治活动者,比如我市那个会被我问懵的反堕胎的小伙子,会诚实地说“我回去再研究研究”。要是他被车撞了我会很难过的。

绝大部分其他政治家都在这两者中间。我不知道也不确定那条我自己那一条“这人罪重致死”的线划在哪里。我也不知道别人的线划在哪里,而且我不介意这个人划的线和我不一样。

因为这进入了道德的范畴,道德每个人的形成都不一样,只能用来约束自己,不能用来指责别人。“这个人在我的线上头!” “可恶!这个人在我的线下头!” 几乎是没什么意义的争论:双方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个人的情感体验不是客观事实,是没有对错的。

哈佛的这个研究很棒,标题相当直接:《专制实验室——中国的再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Laboratories of Autocracy: How China’s Re-centralization Impacted Economic Growth)。关键信息如下:1、2013年以前,82%的政策由地方发起,其中的74%仅在地方间横向传播,2013年以后,由上而下的政策比例提高了40%,地方对中央政策细节的复制(aka无脑执行)增加一倍以上;2、2013年以前,地方官员的“创新指数”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晋升的可能性平均增加8.2%。2013年以后,地方官的“合规指数”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晋升的机会可以提高7.8%;3、自上而下的政策,适配度低18-22%,虽然也有好处,但利弊相抵,导致年度产出净损失4041-845=3196亿。也就是说,圣上执政的这13年,单是喜欢给地方政府“指明方向”这一个小项,就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四万多亿的损失。

weibo.com/1473512150/521016351

小红书被约谈,五岳散人的解读是“展现具体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对抗”,翟山鹰的解读是“小红书的聚合效应(让同样的情绪情绪产生共振)让当局感觉到了危险”。都有道理,也都很深刻,但是真相可能更简单:轮也该轮到了。

看见有人安慰于朦胧粉丝,说于朦胧在无限流的时空被他的主角救下,就像有人为了安慰宝玉就说晴雯化为了芙蓉花神,就好难过。我第一次收获大量莫名的友善就是在所谓的饭圈,特别能理解那种能高度共情相互分享的心情。乌烟瘴气是真的,资本人设也是真的,粉丝的热爱也是真的。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