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家里的猫一直肠胃不好又特别馋,今天把社区送来的火腿肠偷了一根吃了,吃完吐了,清理的时候发现基本都是没怎么消化的大块,我们商量了一下,还是舍不得,把吐出来的又喂到狗的盆里
目前的食物匮乏情况可见一斑 :blobcatmeltcry:

作品名:Sich aufstützender weiblicher Akt mit langem Haar
画家: Egon Schiele
创作年份:1918
#EgonSchiele

说格拉斯很先锋很难理解,或许是直接接触了他的音乐织体;他的特征,缓慢逐步的呈现很小很小的变化,是譬喻式的,用原形特征来说就是讽喻之冬
古典音乐自从有了录音以来的整个欣赏史,就是在更大篇幅更漫长的时间上聆听类似格拉斯的某种东西,在近乎无尽的可能的作品里反复选择相同的那部分正典作品,然后反复的演绎,欣赏的是重复和重复之间极其细微、有时察觉不到的那一点点的区别,从A版本到B演绎,预期着有区别但也预期着不会游离太多,直到在重复中过去足够久的时间,回望的惊愕中甚至忘记了自己是预期过那点差别的,但只有重复是绝对的,并且会延续下去

⬇️和最近的醒悟一起发给朋友的时候朋友说这是官媒对草根自发话语的appropriation,我:你哪里懂,这叫官民同心 :ablobdundundun:

近期简中互联网对本地疫情的恶意,不仅让我联想到来福之前写的:
“在饭圈语境里,国家不是一个政权,不是一片土地,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个「正主」(指自己的偶像)。饭圈规则,「正主」只能被维护,不能被质疑。
毛泽东曾经写下,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和朋友,这也是饭圈的首要问题——谁是哥哥的敌人,谁是哥哥的朋友。

讽刺的是,如果用饭圈逻辑处理反修例运动中大陆-香港的关系,结果只可能是分裂的而非统一的。因为饭圈男孩女孩们不仅需要一个「正主」(中国大陆),也需要一个「对家」(香港)。饭圈生活,只有在守护正主的无止尽战斗中才变得有意义。这种二元对立,正是民族主义认同的起源——在「他者」中想像「自我」。所以饭圈逻辑越是深入人心,一个新的「中国」的形象就越是清晰,这个新的「中国」,不包含香港。从这个角度讲,最大的「港独」势力不在香港,而在中国大陆。”
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82

Coursera的这套课还蛮好的,明确了奏鸣曲式的历史、特征和变化,挑选了很多著名作品,在分析中关注tonality和modulation,也讨论了曲目内以及跨曲目的前后联系。开头介绍部分的时候略微有些迷惑,进入曲目演示分析的时候非常有效,而且基本都是在period accurate的琴上演奏
缺点是lecturer说什么的语气都是一样的,有点像个念提词板的机器,还有auto-transcribed的字幕遇到音乐术语有很多小错
coursera.org/specializations/e

今天看到了一个类似于“喜欢上了XXX,所以从今天开始说话需要注意了,因为我也是有粉籍的人了”这样的发言突然醒悟,简中粉群并不是有着类似于或者是变异的集体/一神教意识,而是完全就是渊源流长、自上而下、原原本本的集体意识
和国家一样,首先在斗争中互相消灭个人责任,接着向内消灭个人自由,从而彻底消灭个人,所以才能看到这种带着如此盲目喜悦、以奉献的语气宣告的新的枷锁……
这里没有娱乐,只有演习

显示全部对话

⬇️点进Spotify一看格拉斯果然是Mishima的Closing最受人欢迎,大概是因为和声宜人也有cadential的稳定感(不得不想起前两天引的Cage那段惊世骇俗的话了)
推一下他19发布的第一支钢琴奏鸣曲,非常喜欢这个第一乐章
youtube.com/watch?v=bjYMkoP4eM
还有练习曲系列(我常常能听到一些好似拉威尔的幻觉)
youtube.com/watch?v=rwqyiTNpo2

本来想跟朋友推荐Philip Glass的极简古典乐。然后一搜网易云结果人都搜不到了!我寻思也没听说他有辱华呀,结果是发现上次基努参加的西藏之家慈善音乐会是Philip老人家担任的艺术总监。就这么默默的删除了真的好可惜,尤其还有像《时时刻刻》《环形物语》等不少影视作品的配乐我都觉得特别棒,非常推荐大家去听听他的作品link: open.spotify.com/artist/69lxxQ

因为十月革命清算银行资产,导致巴普洛夫身无分文,所以他做实验用的狗……
是偷的……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看了个吐槽钢琴家边弹边指挥的剪辑我的天哪太绝了都快睡着了想起来还能突然笑到在床上打滚
如果真的要挑战这种Diva行为至少选择肖邦或者莫扎特,而不是拉赫或者普罗,哪怕你是范克莱本​:ablobangel:

也开一个Chopin Piano Sonata No.3的串 

两个不同的肖邦时期钢琴的演绎版本,他自己偏好的应该是Pleyel,声音柔美,似乎是因为琴槌上使用兔毛毡(相比之下李斯特据称偏好Erard,后者似乎与现在的钢琴音色略更接近一些)
Ka Ling Collen Lee使用1848年的Pleyel演奏:
youtube.com/watch?v=DpPLw0lc0d
Aleksandra Świgut使用1837的Erard演奏:
youtube.com/watch?v=GEgulHKBi8
这两个古董琴品牌的对比:
youtube.com/watch?v=d8GqpKhaMo

显示全部对话

Cage on Harmony(!): 'a device to make music impressive, loud and big, in order to enlarge audiences and increase box-office returns'

artsjournal.com/postclassic/20

作品名:Massaida on the Divan
画家: Théophile Steinlen
创作年份:1912
#ThéophileSteinlen

也开一个Chopin Piano Sonata No.3的串 

Ashish Xiangyi Kumar的导听,关于第一乐章提出了主题群(Theme Group) 的概念,当然也可以分割成主题与其中的melody,作用差不多youtu.be/xGJxmCOPFVM

inpiano All这个cover了第四乐章的回旋曲式尤其是左手伴奏型的变化youtu.be/sDI8yX6tz3o

显示全部对话

On Urtext:
第一个时/空是固定的,而不可违抗的历史之风推动第二个时/空向前……因此,曲谱也必须是移动的,以超越绝对性的、经年不变、免受质疑、也不可质疑的原版一度专横权威的幻像(de Assis, 2010)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