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Bla©kie 转嘟

中國人可真是太卑微了,因為高速公路坍塌和電動車著火死了三個親人的成年男性訴苦(甚至不是追責)先要抱歉佔用公共資源,就想知道這國家公共資源都用哪兒去了

Bla©kie 转嘟

游戏《2077》有一位工人上电视节目,谈到他的公司嫌弃工人效率慢,于是要求工人截掉手臂,换上义肢,否则就开除他们,并且义肢还要他们花二十年分期贷款,通过月薪的方式扣除。
可是没过多久,这家公司就倒闭了,这位工人还不上义肢的贷款,义肢也就被回收。失去手臂的工人,带着断臂在城市根本找不到工作。
电视台听罢当场送了这位工人一副义肢,等节目播出之后,工人失去利用价值,义肢又被电视台回收了……
听起来是游戏剧情,你联想到滴滴司机、外卖员贷款分期买车,最后赚不到钱连车子和工作都失去的现实,又或者因为非法运营和电压超标,被当地创收(负债累累的政府)下的交警没收车辆,觉得游戏也不过是现实的再创作。

Bla©kie 转嘟

SD的這篇報導完整的講述了李老師@whyyoutouzhele 遭受的主要 #跨国镇压 。讀完後,一方面為這個政權的手段感到反胃和不齒,另一方面又體會到他們遠非許多人想像中的能力通天或不可戰勝。

這些跨國鎮壓手段包括住址和護照照片被洩露、死亡威脅,父母被每天不斷上門「談話」——「接下來一段時間,他的每則貼文都會召來一次至少兩人的上門談話」,收到奇怪的包裹,前室友被「海外警察局」拜訪,開戶銀行被公安詢問三十多次其個人信息後凍結,父母門外被設置監控攝像頭,當地華人教堂被散佈謠言,中國留學生被要求「找到他」,朋友被詢問關於他常去的餐廳….隨後就是被公眾所熟知的「大規模喝茶」,以及大量散佈的關於其父母的侮辱性言論。

能夠看出,面對目前簡中社群幾乎最有影響力的博主,他們的絕大部分手段重複且低效,基本圍繞著威脅家人朋友、製造海外的誘騙陷阱和(最主要的)網絡平台的信息戰。能夠推測,他們的目的除了破壞李老師的公信力和探查他的行蹤外,最主要的是向他和他的關注者製造威脅和恐懼,讓盡可能多的人感到「公開反對這個政權會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

報導中的一個細節讓我覺得引人注目:在李老師向當地華人商會透露自己的前住址後,他們才公開該住址並找到居住於此的人。除此以外,還有許多過往的細節能看出他們的情報系統在涉及到外國時有多麼笨拙。

中國的執法系統經常能夠隨意逾越法律的限制,而執法者恰恰十分懂的利用人們對他們「無法無天」的想像,盡可能的讓人們將他們視作一個不可預料的「黑箱」。比如報導中提到,他們曾告知李老師家人,「必要時組成一個由公安、國安人員組成的特別小組前往義大利,根據情況採取強制措施,將其逮捕並遣返中國」。實際上,這不僅在可行性上是無稽之談,也會顯而易見給中共政權的國際聲譽帶來強烈破壞。

另一方面,很多人低估了中共政權在國際社會上有多麼的「要面子」。這在他們參與聯合國機制時的行徑中可見一斑:在公民報告渠道不計人力地注入大量洗白信息、千方百計阻撓公民對該機制的參與、花費「巨款」收買小國家使它們在中國的種族滅絕議題上噤聲….與以暗殺反對派出名的俄羅斯、伊朗政權不同的是,中共十分清楚,所有跨國鎮壓的手段都會反過來被國際社會用作破壞他們珍惜維護的國際名譽的證詞,正如SD的這篇報導一樣。

越是了解他們,越是可以看到他們所有手段背後不自洽、糾結矛盾的心理,像極了那個在外人面前極好面子、在家中又百般操控威脅妻子的家暴男。只要不停去揭開這塊幕布,他們所有的醜態都將無處躲藏。

bird.makeup/@safeguarddefend/1

Bla©kie 转嘟
Bla©kie 转嘟
Bla©kie 转嘟

一点不成熟的观察和撕烤,主要是先记录下来

Bla©kie 转嘟

【请勿转出毛象,谢谢】

推荐有机会来台湾的朋友都去看看中正纪念堂的常设展览《自由的灵魂 vs. 独裁者》。
我本来对于中正纪念堂这个为纪念独裁者而建的宏伟建筑没有任何兴趣,但查展览信息的时候发现原来那个巨大建筑的地下是个很大的展览场地,其两个常设展览的主题一个是介绍作为国家元首的蒋介石的生平,一个是批判作为独裁者的蒋介石对言论自由的压制。
展览解说里提到台湾民主化之后,大家很头疼该怎么处理中正纪念堂这个独裁戒严背景下建成的作为威权象征的建筑,不知道哪个聪明人想出来可以改成展览场地骂蒋介石 :awesome: ,于是就有了这个常设展览。这个举动相当于在毛主席纪念堂办展览批判大跃进反右和文革。这么一对比,想想是不是都觉得好刺激。

这个展览从国民政府迁台之前的二二八开始讲起,讲到戡乱和戒严,再到设立党禁报禁、雷震被捕、彭明敏逃亡、野百合运动、陈菊吕秀莲被捕、郑南榕自焚、台湾解严、开放党禁报禁、总统直选、李登辉卸任完成第一次政党轮替,最后讲到这几年的假新闻对于选举的影响。内容很丰富,很值得一看。看的时候就感觉虽然隔着一个海峡,但那一套真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8091: 引蛇出洞、欲加之罪、个人崇拜感觉都不知道是谁在抄谁的作业。感觉毛跟蒋互相爱得深沉…

#icebearsdestinations

@flyaway @IkariSoren116 我也是在豆瓣这个小组看到的,这个短篇最开始看完不太懂也没啥感觉,也是后来了解到很多「嫖宿幼女」、性侵、狩猎小女孩的事件,包括一千年前的登州阿云案和现在的铁链女案,不断recall起这篇小说,才发现勒古恩对「整个世界的繁荣,就建立在黑暗地下室一个孤零零的被囚禁的小女孩身上」之概念设定是多么触及本质和根源

Bla©kie 转嘟

还是要记录一下这次“喝茶”的经过。
喝茶理由:上外网(但这不重要)重点是“关注了李老师”
经过:1、先是会有户籍所在地(或现住地?)的民警联系你去当地派出所配合调查(或者是了解情况),但未告之事情缘由,声称是机密事项要求面谈。(有什么好机密的)在本人头铁硬撑坚持要告知原因才能去配合工作+扯皮n回合后,并开始质疑对方是否骗子时,对方终于开始没耐心绷不住了,坦言“你是不是上外网了!”“上面部里下的任务!”
遂前去喝茶。
(一直被打电话真的压力很大。)
2、民警会将人带到访谈室,内室,无窗,有录像,环境比较狭小,没有桌子,气氛并不是很严肃。(至少在民警开口前)
对方先是例行询问你是否翻墙上外网。我苦笑你都查到我了我能说没有吗?
民警:你用的什么加速器?
我:蓝灯……吧?
民警:手机给我看一下
我:(完蛋,但展示)surfvpn
(对不起surf!!!但建议手机里不妨备用一两个钓鱼梯子作替罪羊)
民警:你是不是有推特号?是否关注了一个叫做李老师的人?我们筛取了他的粉丝,再通过一些方法得到了你的信息(他有一沓名单,询问的时候同时在做名单备注记录,比如刚刚记下了梯子名称,泪)
-tbc

Bla©kie 转嘟

这才是“为了醋包饺子”的正确用法——谁都知道思政课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不能明说,必须在经过漫长的学习和煞有介事的论证之后,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把这碟醋当成最终得到的真理喝下去。如果你心急,说“不用讲那么多我啥都听你的不就行了嘛”,这是不行的。服从性测试不是这样玩的,你不能跳过洗脑的过程直接给出洗脑的结果(无非就是要求无条件的服从呗),因为过程才是关键。你在这个过程中精力被消耗、注意力被转移、literally变得越来越傻,爹也在这个过程中相应地缓解自己的焦虑。这就跟彩衣娱亲一样,爹知道你翅膀硬了管不住你,唯一能让他真正开心的事情就是你扮傻。可是他知不知道你是在扮傻呢?其实也是知道的,所以一旦你停止扮傻,爹就开始焦虑,这是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噩梦。由此说来,“服从度测试”这个说法也是有问题的,它绝并不仅仅只是测试而已(搞得好像测试完了还能干点啥正事似的),它是一个永恒持续的内耗的过程——你以为你已经够忠诚了吗?不,还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进一步加强”,至于到底多紧密才算紧密,多强才算够强,什么时候你才能相信我的忠诚让我干点正事……这些问题,本身就是亵渎的。你就记住一件事就行:爹很脆弱,需要哄,需要一直哄,不哄,就会跟你发火。正如神所要的祭就是忧伤的灵,爹所要的祭,就是你一直这么弱智。弱智是不是装的不重要,关键是要一直。

theinitium.com/article/2024040

Bla©kie 转嘟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一些古早的润人故事:
1、夷道令征蛮夷成年男子当兵,有一个叫无忧的逃避征兵。按汉律规定,蛮夷成年男子每年应交纳五十六钱,就可以免除徭役、赋税,不用再服兵役。但他还是被强征入伍,所以半途跑了。审判的官员认为交钱只是免徭役赋税,但还是要当兵。无忧又说,为啥不征我们那的某某权贵。
然后,他被腰斩了。
2、有个叫媚的女人,在楚国时候是一个叫点的人的奴婢,但她跑路了。汉朝建立以后,她被点抓了回去,报了奴婢户籍又转卖给别人。媚又逃跑,又被抓。最后官府审判,她说:我是楚国的奴婢,又不是汉的奴婢,以前的不算数。
然后,她被判脸上刺字,归还原主。(也有判她成为庶民)
3、汉朝强征原先的齐国贵族田氏一族在长安定居,有个叫田南的女子,途中和负责护送的齐国小吏阑结为夫妇。夫妻想一起从关中逃回齐国,在函谷关被抓了。
阑被判境外势力来引诱我国妇女罪,脸上刺字,刑城旦苦工。
4、一个叫符的女子,是个逃婢,逃不下去了,只得投了人家报了奴婢户籍,嫁给了另一个奴婢。但原主找来,告她逃亡。她的丈夫因为娶逃亡者为妻,也要被判脸上刺字,刑城旦苦工的重刑。丈夫说我不知道她是逃亡。官说,你实际娶了,所以照判。

Bla©kie 转嘟

破防…泪流满面,我真的很久没有情绪崩溃爆哭了…事情是这样的:

2014年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朋友,成了特别好的朋友,几乎无所不谈,当时约定要看看十年后各自身在何方,决定在2024年的3月联系彼此。
但是后来大概是五年后就闹崩了,彻底失去了所有的联系方式,对方也出国多年,不知道后来有没有回国。我自然也渐渐忘记了这个约定,也忘记了这个朋友,绝交的原因现在想来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让我破防的是,刚刚凌晨收到了一封邮件,来自一个我已经不记得的删掉的QQ账号,我点开读完全文,发现是十年前对方提前写好的邮件。是定时邮件。我甚至不知道对方身在何方。

Dear J,
When you receive this email, March of the year 2024 has come either silently or passionately. We must have experienced a lot of new things these years. I'm not sure if we're still together, but I'm sure even if god forbids, all the memories with you would never disappear. I'm grateful that we have been such nice friends and helped each other to get out of the dark ages in our life. Maybe I haven't said it out, you're always a shining example in my life, and I take pride in having the time of my life with you. So no matter what happens, I wish you a bright bright future and with happiness in every second. Oh why am I writing in English? Well... maybe because this is where everything started, right?
Written on a random day
by me.

Bla©kie 转嘟

《“她”的力量》太好看了,是我期待已久的女性友好的动物/生物科普类书籍。之前看《自私的基因》和《欲望的演化》就特别不适,一股浓浓的雄竞思维,因为生物学就像各个科学领域一样,被男科学家霸占,研究对象也是雄性居多。这本书颠覆了我以往对生物学的认知,比如什么“精子奋力游向卵子”,其实有些动物精子根本没有游泳能力,它根本没有动力来源,全靠子宫收缩把它吸上去。
90%的雌鸟都会出轨。97%的雄鸟没有阴茎,合理推断是雌鸟不喜欢大鸡鸡,所以在数万年的演化中留下来的就是只有生殖腔的雄鸟,这样交配时雌鸟将会有更大的掌控权,她们必须允许雄鸟站在背上保持平衡才能成功交配。
对于一些有强制交配行为的物种,比如海豚和野鸭,雌性进化出了迷宫般复杂的阴道,这样即使被强奸,她们仍然可以控制精子的流向来决定是否受孕。
对达尔文也彻底改观了。没看书以前因为他反对种族歧视而颇有好感,真实的达尔文是个破防男。恐婚给友人写信说“一个能照顾家的老婆总比狗强点( ‘someone to take care of the house’ and a ‘nice soft wife on a sofa’ was ‘better than a dog anyhow’. )看到雄孔雀的尾巴破防了:“每次看到孔雀尾巴上的羽毛,都会让我觉得恶心!” 因为孔雀尾巴让他不得不承认性选择,即部分雄性特征的演化是由雌性喜好来主导的。
#书单

Bla©kie 转嘟

今天是世界母语日,分享一句彝语:
ꊿꐥꋍꍂ ꇪꀮꌕꆪ

一字不差直译就是,“人生一世,布谷三月”。

布谷指的布谷鸟,也叫大杜鹃鸟,彝文写作ꇪꀮ-got bu,对应的花叫大杜鹃花,即彝族说的玛薇花,写作ꂚꃨ,发音为玛薇,其中薇就是花的意思。

去年分享过龙胆花“阿玛牛伍”(《从“羊圈”小村到地球村》里的译名),彝语写作ꀊꂵꑓꃴ,ꀊ-a(阿) ꂵ-mat(玛)表示奶奶,ꑓ-nyuo(牛)是眼睛,而ꃴ-vut(伍)是蓝色,“祖母蓝色的眼睛”,看到有人译作“阿嬷扭舞”。

我也是凭兴趣学来的!我根本不会这个母语了。

Bla©kie 转嘟

三天晚上的睡前时间读完了金草叶的《地球尽头的温室》,作者是之前推荐过的韩国女性科幻作家,这是她的第一部长篇。不夸张地说,我认为这是我迄今为止读到过最好的科幻作品。小说紧扣植物来写,一扫男性科幻作者常见的故弄玄虚,文字清爽干净。金草叶将它界定为一部感情作品(某种程度上有点像科幻同人,非常好磕),主要角色都是女性,而在我看来,作者实际上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崩坏的世界中,女性共同体的建构和责任对于这个世界意味着什么。更让我惊喜的是,金草叶会在不经意间引入非常深刻的伦理思考,比如末世幸存者的后代如何面对过去,ta们是不是“那些没有选择舍己为人的人的后代”?是不是负有原罪?这样的笔触我推荐所有朋友来读!

Bla©kie 转嘟

又想到前段时间刷到象友说的,“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即将融化的雪地上写字”

Bla©kie 转嘟

上网冲浪,看到一条说起中国人给女孩起“招娣”名字的视频,底下各国网友评论给我看崩溃了……

一条说,在希腊如果生的全是女儿,一些人就会给最小的女儿起个“男孩气”的名字,认为这样更容易下一个生男孩;
塞尔维亚的女孩也曾经很多都有“Stana, Stanica, Stanojka”等等变体的名字,这个名字就是“stop”,停止生女儿的意思;
阿拉伯网友评论说,这种情况他们那会给女孩起名叫“kifayah”,意思是“enough”,一样的寓意。

Bla©kie 转嘟

“晓宏在去世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受洗礼成为基督徒。在他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多次提到guilt(罪咎),而且对我的guilt似乎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不是很能理解,问他:如果这个问题是人和人之间的问题,为什么不通过人和人的方式解决呢?当然患癌这个事本身足以让你皈依,但我们之间的事情与上帝有什么关系呢?他没有给我答案。现在想来,或许他已经累了,亦或许“我们之间的事情”的确超出了人和人的层面,本质上是个人和父权结构、资本主义学术生产方式的对抗和矛盾”

这是死亡过程中非常常见的情形,一直不信教的人突然要皈依上帝,或者一生非常虔诚的人到最后的时日突然产生怀疑甚至对上帝感到愤怒,这都是正常的。我在陈朗这段话里,看到的是丈夫的恐惧和妻子的愤怒。对即将逝去的生命,他俩各自沉浸在自身的anticipatory grief里看不清对方的coping mechanism,所以不明白对方的情感诉求。

对于临终的病人和患者,我其实说的最多的词就是Hope。I’m not telling people to give up hope, but we can change the perspective on hope. When there’s no hope for cue or improvement, let’s hope for comfort, dignity, intimacy and salvation or etc.

晓宏期盼的是上帝的salvation,所以这段关系是他和上帝的,妻子的原谅给不了他种能面对死亡的强有力的希望;陈朗需要的是intimacy (后文也提到她遗憾丈夫没有为女儿留下什么情感表达)但获得这种亲密体验的前提是丈夫对不公的认可和歉意。Hopsice社工或者宗教治疗师如果能及时介入一下该多好啊,两个人都能多一些peace and closure。

显示全部对话

@guobetty 最后的反转出乎意料…很多时候作为80后过来人会对简中小朋友吐嘈「吃点好的」,但嘟主的例子表明,即使年轻时「吃过好的」,但仅是简单作为大众文娱产品消费者的话,其实还远不足以构筑某种「精神壁垒」以防止人到老年认知上被作茧自缚的吗🤔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