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Bla©kie 转嘟

重要的日曆缺了一部分,
被遺忘的那天將被盛大的弔唁。

Bla©kie 转嘟

@kino0630 AO3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删除。打开文章直接按Delete键,将永久删除文章。AO3会给你发一份邮件提醒,附带文本存档。可以以后再发。
2. 孤儿。按Orphan Work键,文章将加入orphan_account这个账号下,切断和你原先账号的所有联系。但也意味着你无法删除或更改,会一直留在AO3上。
3. 加入匿名合集(anonymous collection)。本来是为举办假面舞会之类的同人活动设置的功能,合集内作者统一显示匿名。文章不会写你的作者名字,也不会显示在你的AO3主页上面。移出合集则自动恢复。
4. 加入神秘合集(mystery collection)。本来是为举办庆祝某个特定节日的同人活动设置的功能,合集内作品除拥有者和被邀请者(需AO3账号)之外不可见。同样地,作品不会再出现在你的AO3主页,全站搜索不可见,移出合集则自动恢复。

希望象友朋友平安!举报/开盒不得好死

Bla©kie 转嘟

今天陪大孩班级去参观垃圾分类中心。在学校门口等出发的时候,注意到墙上有一块金属牌,上面写着:
在维希政府统治期间,本区有XXX X名犹太儿童被警察抓捕送往集中营。其中有500名儿童曾经再本校就读。永不遗忘!

(感慨一下法国人反省精神很厉害,这是明晃晃把自己干的丑事刻在耻辱牌上示众啊。)

我好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的各个角落也可以出现这样的铭牌。

在社媒上搜我推或CP的关键词,偶尔会刷到一些不认识的网友讨论我在lofter上po过的八卦小论文或引用我的观点,就一阵暗爽 :ablobaww: 想起前不久看到有象友说中年人痴迷发酵物,大概就是类似的乐趣吧~ 对我来说撸小论文最爽的就是「嗯,到此就写完了」那一刻,但后续它能自行如发酵物缓慢膨胀(比如每天涨一点点红心蓝手),并且能挥发飘散到一些看不到的犄角旮旯,还是令人充满猥琐的小愉悦

Bla©kie 转嘟

xiaoyuzhoufm.com/episode/66550

一/三
"乔治奥威尔的妻子Eileen是一位出生于英国的女作家和编辑,她生于1905年,是一位医生的女儿,书香门第。她在牛津大学获得了英文学士学位,然后又在ucl获得了教育学研究生,在那个年代能够获得这样教育背景的女性真的是人中凤凤。她1935年与奥威尔结婚之后就没有为人熟知的作品了,在1945年就早早因为子宫颈癌去世了。《Wifedom》这本书不仅是Eileen的生平本身,也关于这样的一位女性是如何被从奥威尔的叙事中被抹去的——这样的抹消,如果你要给奥威尔写一个传记,你要把他光鲜亮丽的身份立住,甚至是给男性作家被允许的道德困境的话,Eileen的贡献必须被抹去因为她既是他的妻子,也是她的女佣,他的编辑、经理和灵感来源,而且经常是他们家唯一的收入来源,她全方位地创造了奥威尔作为一个作家所需要的所有条件,甚至在很多程度上是他的共同创作者和他的养料。

在奥威尔参加西班牙内战的时候,如果你只去看他写的作品,你会觉得Eileen什么都没有干,只是在后方待着,等他回后方的时候陪他一下……但其实Eileen是奥威尔当时所在党派在西班牙的工作人员,她要管理前线战友的后勤信件、要务,还是这个党派的报社和电台的制作人。她的同事对她评价非常高,任务她是LP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最讽刺的是,间谍会认为她是重要目标。所以是Eileen在大量的时间内和间谍、监控去周旋……是Eileen在被“清洗”时带着他们的文件和护照逃出的办公室,半夜酒店房间被便衣冲进来翻个底朝天,她就默默地坐在床上看着他们翻,她坐的床的床底下藏着他们的护照、文件和好几把机关枪。是Eileen在这样全方位的兼容下生活了非常久,而她的经历被吸进了《1984》……她作为管宣传的工作人员,在和propaganda之间的关系、她的观察很多经历变成了奥威尔的书非常重要的养料……《Wifedom》的作者对这样的“隐身”的比喻是“魔术师的大变活人戏法”。比如奥维尔写自己回了酒店,房间里坐这两位国际纵队的人,这两个人怎么进来的呢?他们来干嘛呢?是因为他们要和Eileen谈事情。或者他写突然有一场交火,我赶紧给Eileen打电话问她的安危,接起电话的是党派的负责人,这是因为Eileen和负责人在交火的中心位置,而奥威尔自己去吃饭并且逃走了。"

@selenesun 我之前在资料馆小厅看过一版(应该不是修复版),但还是很期望能在影城1厅再看一次,毕竟听听歌也很爽

@selenesun 这片也4K修复了啊,不知电影节能不能看到4K画面的苏格兰worst厕所😂

Bla©kie 转嘟

中年人痴迷发酵物,可能是因为包括自己在内的大部分事物都在磨损。从新到旧,从好用到不好用。只有发酵物,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成长,变得越来越好。而且只要菌种对,环境对,就几乎一定会成功。这种罕见的天然熵减,在这个全面衰亡的世界里如此让人着迷。

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对生命的礼赞或者对繁殖冲动的移情?

(娃:(设计台词)我哪儿做的不好你不妨直说。

@spacelion 是的,你文中提到的那个女孩是创作型的自我产粮的「太太」了,她为她的冷CP付出了大量认知劳动,这对她而言肯定是非常严肃的事,要突然放弃肯定非常痛苦。如果她仅仅是随便磕磕CP看看图文四处爬墙(←大部分不混圈的看客,比如我),这种程度的兴趣说丢也就丢了,但这种反而也不用担心跟当公务员是否兼容,毕竟不产粮就很难留下「搞黄把柄」。这女孩可能之前没注意分开二次元和三次元,赶紧换个ID不透露任何三次元信息地搞黄才是解决之道

@spacelion 搞同人当然不是什么严肃的非搞不可的爱好,但再无关紧要的爱好,如果为了维持一个所谓的严肃的身份而不得不放弃,都是一件可悲的事

@Gaudi @AFWood 同感,两年前看他大放厥词还以为要砸开简中枷锁拥抱广阔的非简中市场要去立华语片的海外山头了,没想到酱园弄成品竟然不但被安安分分盖了龙标的猪肉戳,还是一坨塞满流量明星的大猪肉,不愧是扯最大的牛皮养最大的胃的男导演

Bla©kie 转嘟

中俄的安保人员被拍到偶然对视一眼,两人不失严肃地互相微笑点头,结果国内外都表示磕到了。
突然灵光一闪,中国三千万光棍有救了!送去俄罗斯和亲!一是满足了国男对俄罗斯的普遍向往和崇拜,二是两大国世代友好的象征和纽带,三是两阳刚大国,阳刚plus香火之旺盛燃动宇宙。

Bla©kie 转嘟

去年11月底到今年1月初,我与同事用了7周时间在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巴拿马、墨西哥和美国加州拍摄一部关于走线的纪录片。

这一路上我们遇到一帮热情外向的中国走线客,与他们一起经历了艰辛、危险、希望与绝望。

Walk the Line, 全部三集已于@YouTube上线,内含中文字幕。
youtube.com/watch?v=ukkLIFQWG4

@Riverbone 印象中最后刷过的两部娱乐圈原耽文,一部猪脚是唱作人,但日常聊天从来不会提自己的创作偏好最近听了什么歌喜欢的音乐人之类,一部猪脚是电影明星,但双洁。至此就跟原耽拜拜了

让AI仿古/拟旧而不是创新,应该是个来钱的大方向

Bla©kie 转嘟

《“数字永生”生意在中国逐渐火爆》 Sun Kai 每周会与母亲进行一次视频通话,谈论工作,谈论作为一名中年男子所面临的压力,谈论他甚至没有和妻子讨论过的想法。他的母亲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倾听,偶尔会叫他好好照顾自己。他对话的对象不是真人,而是虚拟数字化身。母亲在 2019 年突发疾病去世后,Sun 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能继续保持联系。他转向了自己共同创办的南京 AI 创业公司 Silicon Intelligence。他提供了一张照片和微信里的通话音频。员工花了 4 个月时间创造出了能在手机上对话的数字化身。当时生成式 AI 尚未流行,Sun 母的虚拟化身只能说几句预先编好的台词。Sun 表示尽管如此,他听到这些话之后仍然非常感动。中 | solidot.org/story?sid=78122

而这次他们的思路不同了,广泛存在的底层男和底层男薛定谔能会碰上的「被捞女割韭菜」的厌女心理则是源源不绝的「性别对立热点话题沃土」,制作这方面的热点话题无需任何成本(也一直被下沉市场的MCN在批量生产着)。一旦碰上大型社会民生事件,某些眼尖的机构立马从热点池中「捞」出一个典型的「性别个体事件」(最好集齐死人、情感纠纷、金钱纠纷(但金额还不能太大)等因素),并发动各种数据手段猛推,以雷霆万钧之势霸榜霸屏,哪怕是因为叙事漏成筛子被人辨疑,只要热度可以持续下去,那么真·热点的关注度就可持续被稀释到清汤寡水了,最后党媒还可出面貌似说几句公道话「引领社会风气」让大家散了吧各找各妈。这次胖猫这样的「虚无热点cover真实事件」的流量实验成功了,那么以后我们可能连明星坐牢的瓜都吃不到了,就等着一水的底层渣男渣女爱恨纠葛的小作文全年无休地霸屏吧。

显示全部对话

五一期间高速路塌方+电动车翻车即爆,对于我这种经常出门旅游的人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五一期间我也上了高速,包的车也恰好是个电动车),然而虽然一直在关注微博动态,但根本刷不到什么有效信息,视频新闻里全是大航拍远景,连个现场近景图片都没有,更别说当事人口述也是好后面才看到,倒是什么「胖猫火化」之类的词条一直挂在搜索推荐位里,实在烦了点进去看了一眼,尼玛原来只是一个恋爱男纸被甩跳桥自杀?这种事值得在五一期间热搜霸屏???
这几天微博时间轴上看到陆续有人在分析,胖猫事件很可能从源头上就是虚构的自导自演(类似猫一杯),因为能看到的除了几张可疑的截图就是一个所谓的姐姐口述的漏洞百出的事发经过(包括什么尸体都没找到家属就在警察局与「女朋友」签了和解书)。就算真有某个男纸在重庆跳了桥,但是否如叙事所言是因为「痴情男与捞女」是严重存疑的。现在都认为宣传口是拿胖猫来故意压高速塌方的热度,但想不到的是,以前用来压热点的至少是某个大明星真的犯了事进了局子,但毕竟「明星」也是不可再生的流量资源,献祭一个少一个,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