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纽约时报做了一个报道,探究李文亮医生得新冠肺炎后治疗、抢救、离世的过程。纽时拿到了李文亮的病例,也采访了到了李医生去世那晚参与抢救的一位医生。向他致敬。
纽时视频报道链接:nytimes.com/video/world/asia/1

死鱼打挺,最后的假期挣扎——正去一家常去的咖啡馆,在喜欢的窗边做叶拓。

七号离程必须核酸,免费核酸点早就人满为患。
医院核酸混检免费,但如有异常会被拉走隔离费用自理,所以弹窗红字提示“如您24小时内要离开此城市不要选择混检,后果自负。”,然后页面跳转缴费。

所以这个费用是劫匪打劫啦。

还要喷一堆插队的人。
嘿,反正长队漫漫,来一个插队的傻逼我就骂一个☝🏻

国庆七天乐💣
两天来返高铁
四天智齿发炎
一天也就是今天,排队核酸。
也就是几百上千人的队伍吧。

现在和阿婆相处,所有的时光都要串起来。这两天有意思的时刻我要录下来。听她讲话我要录下来。日常里打视频电话我要录下来。

因为不知道哪天我就没有机会和她讲话了。

有时候夜里和M说,一想到未来阿婆老掉要离开,我就悲从中来,忍不住在床上开始哭。她说她也是。她回澳洲以后,和我留言觉得爷爷身体不太好,我就已经开始准备哭了。

她回家探亲时我也去她家玩。她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时候我特意用相机拍了很久,拍到她妈妈说“你真的不去当当记者吗?”

因为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秒都很珍贵。

一想到要接受某一天会离开自己这个事实,就很焦虑。即使是日后会很长时间不敢重看这些记录,也一定要多多留下痕迹。如果有一天我的记忆出现了障碍,我一定不能忘了你。

从阿婆家不仅薅走了可爱的衬衫,还端走了漂亮的搪瓷锅和老式瓷器。

我看玻璃柜里摆着好些搪瓷,一问阿婆,她便全都拿出来,赏宝一样摆在床铺上,开始夸:“这些都可多年了喔!收了好多年了,都是新的,现在可没得了。都特别厚,你喜欢不啦?”

拨浪鼓点头:“喜欢喜欢!最喜欢啦!”

端走了🍁枫叶搪瓷锅,特别特别厚。
比网店树可家买到的要厚很多 :blobcatadorable:

那个!今天发现家附近这个社区,也就是楼下啦,一家驰名已久的泡菜店,竟然有泡苹果??
很好吃欸!明天继续去吃吃!到时候再给象友们看它啥样子……太神奇了这个味道,和云南贵州的拌水果不一样,泡苹果发酵过,吃起来不仅酸酸甜甜还有点发酵的酒味,很好吃!

@[email protected] 我好像小时候看过那种超级改造的节目,好像也有一个屋主家在海边,想每天干干净净不带沙子地进屋,于是最后设计师给他家在院子里设计了一个浴室👍🏻👍🏻👍🏻 我当时都惊了

鱿鱼游戏在别国是文化现象,在中国是沉浸式体验,各方面的典中典。看到西双版纳大白持枪对着民众,又想到这张图了。

我一直不怎么宣传自己播客(当然也因为不太更新),今天突然发现墙内把我之前一期播客下架了,怒了,现在连女性主义都不能聊了吗?所以我偏要来宣传一下:

「六叠半无束事件:从JR脱毛广告到身体自由」
“两主播最近每次出门都会受到来自车站以及车厢内部无处不在的女性全身脱毛广告的精神污染,打开社交媒体软件也总是类似的换汤不换药的广告,无时无刻不在给女性创造一种焦虑,于是主播决定从这些脱毛广告着手,聊一聊毛发本身与女性的身体自由。”

可在各大泛用型播客平台搜索“六叠半不明事件”或在搜索框输入rss:anchor.fm/s/7c6cb944/podcast/r

或点击以下Spotify收听链接:open.spotify.com/episode/5Ms8P

想知道大家是怎么找到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呢(工作上)?大部分职业在不同的行业中也会有比较多不同吧?想听听各位的经验或者小故事 :nobeko_heart:

@board

想在山人乐队的现场蹦迪 :blobcatadorable: (并不会跳舞,我蹦迪就像一只小乌龟)

很喜欢彝族(我喜欢好多民族)

我的彝族同学,在军训的时候站我身后。在我抬头沉醉于漫天绚丽的橙紫云彩的时候,她在我身后教了我一句“zu'zu”,这句彝语是吃饭的意思。

她告诉我,彝族传统里进行树葬。过了的身体要吊在森林里的大树上,人们在树下唱歌跳舞,等待神灵引导亡灵去往天堂。

我悄悄问:“你见过吗?”她摇摇头,说这是她家阿婆和她说的。同学自己彝语也忘了很多,但是我问啥,她基本上能给我翻译一下。

隔段时间,我就和她说:“zuzu~”把这句当俏皮话和我和她之间的暗语。
毕业的时候,我喊了她一声,然后说了一句“zuzu~” 🍁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