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dymushroom 喔~一窝子小宝贝欸
@hourlyfoxbot 小栗子球!泥巴一定很好玩!
李怡前天死了,简中应该不会有关于他的死讯。
我最早知道他,是因为在80年代,他偶尔会出席香港流行音乐颁奖典礼,心想这人是谁,竟然有资格站在流行音乐颁奖典礼台上。
2000年时,那会还没有墙,经常在苹果日报看到李先生的政论。
其实我真正了解他,是在反修例运动后,他在Facebook上连载的“失败者回忆录”。
由此我才知道他的传奇。50-60年代,他和妻子(他的笔名“李怡”正是取自妻子的名字谐音),曾是港产老左,他的政论文章,曾深受统战部门重视。还曾是左派出版社“天地图书”的创办人之一。
直到文革后,他渐渐由左转右。
他主编的《70年代》《80年代》到《90年代》杂志,就是一部香港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他是香港举足轻重的知识分子。
2019修例运动时,他坚定站在学生这边,积极发言,比同辈人都更勇敢。
《时代革命》里,他就是受访人之一,而且没有要求打马赛克,勇敢直面镜头。
直到去年,生活在香港超过半世纪的他,移居台湾,直至病死台北,令人唏嘘。
我在Facebook一直追看他的回忆录。
这可能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一部香港知识分子回忆录,精彩之处在于,李怡把自己的思想转变史结合了他所了解的历史秘辛,是一部详细的、勇敢的香港现当代知识分子心灵史。
其中之大时代的波澜壮阔,又不乏个体的小桥流水,浑然一体。
我即时代,时代即我。
十分精彩。
可惜的是,他已经无法完成了。我还想着,如果将来出书,我一定会购买一本。
如果你想了解67暴动前后,乃至2019风起云涌的二次回归运动,整个香港人的民主抗争史,一定要看看这本回忆录。
李怡生前,把回忆录都尽数贴在他的Facebook和matters上。
有兴趣了解当代香港历史,请一定看看。
加州本周五通过FLASH法案,任何人在网上收到屌照等不雅照片都可以向对方索取最高3万美金的民事赔偿。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politics/2022/09/27/states-are-moving-penalize-cyber-flashing/
杜绝网络性骚扰!!!
@turquoise 好“嘿!”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