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说个可爱又搞笑的事情
阿婆今天竟然打了视频电话来,以往都是我打过去,她只需要按绿色的接听按钮。想到她成功地点对了发出视频的渠道,就很欣慰~
然而,她那边黑黑的,我一惊——这难道是前置摄像头坏啦?

结果是我阿婆在厕所里蹲马桶,没开灯。

但一想到阿婆蹲马桶🚽的时候,操作着智能手机给我打视频电话的画面,好好笑。

打完电话,我还是忍不住问:
“阿婆,你拉出来没有?”

到译稿约定交稿日期之前,这位朋友就不断催促了。远比我和其他出版社编辑合作催促的认真紧迫。我早已译完了,因为前面种种情况,就在合同规定日期前交稿,没有热情地提前。
交稿以后,大概半年时间就毫无音信了。半年左右后,编辑提交了修改意见,除了一部分我的粗心大意和译错的地方,还有相当多地方,出版方是要求改写的,因为他们觉得“更符合读者的语感”,或者他们觉得那样更舒服——这恰恰是我最反感的地方。以前的编辑是不会这样的,现在有些编辑就搞不清自己角色,什么时候开始先代替读者感觉和决定语言了?如果要你们感觉舒服,那还何必找其他译者呢?所以凡是改写而我没有错的地方,我都一概拒绝了。
大概过了一年,差不多是合同约定出版日期前不久,对方发过来一个最初的编排样稿。之后也没有消息了。然后有一天突然在豆瓣读书上看到挂着我名字的条目,书什么时候定稿,书面设计什么样,最后排版怎么样,连具体出版日期,全都不知道,书怎么就挂出来了。我觉得特别奇怪,难道出书封面怎么设计的,都完全不需要让作者(译者)知道,译者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部分吗?而后合同出版期限到了,书到底印了没有出版了没有也不告诉你,总之最后就是稀里糊涂装样子按期出版了,而事实并不是这样,虽然也没有拖太久。事情就非常奇怪,书不能按时出版拖期也是蛮常见的,一般也就是沟通一下大家都会很理解。但是为什么遮遮掩掩不讲呢?
从头到尾这样,我当然觉得这个“乐府”做事很不靠谱。所以虽然朋友在那里做事,我也再不推荐乐府做的书,包括我自己译的书。
不久前“乐府”做不下去了,仓皇秀情怀,也得到大家的同情和支持。这件事对其员工来说也许是好事,也许让他们没有被欠工资,得到该得到的。但是从另一方面,因为“乐府”早已失去我的信任,这样收尾,我也并不感动。
出版业可能竞争还是很厉害,生存不易。在恶劣的情况下,能幸存的都太不容易。谅解出版业的处境,但是出版业内的不良行为,就该容忍吗?不良行为有助于出版社的生存吗?我也很难想清楚。我很讨厌秀情怀,真真看到越秀情怀的越走下坡路走烂。有时候我想,人也许干干脆脆接受失败,知道不行就停止或者放弃是好事情,为什么不呢?不承认错误,不接受失败,就往外要绑架他人承担自己本该承担的责任,不是吗?

显示全部对话

性侵在男性中存在普遍性,我猜测也许80%的男性一生中会至少实施过一次性侵或者未遂/中止/起意阶段的性侵,不知道这样算是冤枉的多还是漏网的多,其恶劣程度或轻或重,但至少会有一次,这里说男性不只是说年轻男性,也包括中老年和少年,不只包括公共场所的陌生男子和职场里的男性同事,也包括你的父亲、兄弟、叔舅、堂表兄弟、祖父、外祖父、曾祖父、女婿、舅姥爷啥的,也包括电视里出境的男性公众人物和历史上留名的男性历史人物。男性对暴力的容忍程度更高,而身体暴力与性暴力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很容易就跨过去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法律受到父权制的形塑,法律上的性侵定罪条件苛刻,绝大多数性侵既得不到法律支持也得不到社会支持,而法律上的苛刻反而让事实上的性侵的门槛变低了,反向激励了“低烈度性侵”,而被定罪的性侵和被公众关注的案件其实是幸存者偏差,也就是说,这些恶简直可以说是“有幸”才存活到被曝露、被惩罚的这一天,运气稍微差一点早就被掩盖、被受害者自行承受了。父权制下本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反性侵机制,传统的反性侵机制是禁忌、公序良俗、舆论、拳脚这些东西,都是前理性化的机制,效率很低,在现代社会下效果很有限,还很容易被hack,现代社会的特点本来就是容易hack传统中各种“坚固的东西”。适合现代社会的反性侵机制除了法律就是教育。很显然女性在性正义这件事上觉醒要比男性早得多,男性普遍冷漠,连对社会正义的男性中许多也对性正义冷漠(现在连在社会层面主张性正义的男性也对他个人层面的性正义冷漠),只有系统性的性正义教育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这里用性正义这个词而不是用更常见的性道德这个词,是因为性正义感缺失的后果可不是道德性的,说是道德太轻描淡写了。性正义教育本应是性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哪些是正确的接近异性的方式,哪些是侵犯,接近异性与侵犯异性之间边界在哪儿,如何克制机会主义本能,假设把性侵按恶劣程度从1排到10,那么不同程度性侵的特点、心理动机、场景、真实案例、受害者受到的伤害、刑事和民事后果、救济手段、性侵者下场等都应当对学生进行展现(结果展现出来发现后果不严重,下场都不错,回归初心就可以脱罪),校方应该请研究性犯罪的学者和涉性犯罪的服刑人员来课堂现身说法,前者好好讲讲受害者有多悲惨,后者好好讲讲自己当时有多坏有多蠢改造过程有多苦。因为这样的教育不只是知识,涉及到大脑的高级认知啊逻辑思维啥的,所以它应该是持续性的,从初中一直到硕博乃至员工入职培训,不断加深。(1/2)

在朋友圈一顿狂骂范新,顺便骂骂沉默的文化行业者。啊哈哈哈哈哈骂的就是不做声!爽爽!

恶心之余观察了一下朋友圈里的集体性沉默 —— 曾标榜女权主义者的独立书店男老板们:某店至今还设有一页专柜,升级改造的某家还挂着诺大的「闭经记」宣传页,但事情发酵两天内,全部隐身。书确是无辜的,但在此次事中并不是最重要的,平时拿女权主义做生意吃红利、甚至谴责性别不公的时候,就该人设合一而非精致利己。表态才是文化传播者最好的态度。

卡乐比的薯条,吃完了想把盒子折起来,盲拆半天没拆开,低头一看原来盒子底部有个图1的绿色小按钮,按下去之后很轻松的拆开了,然后看到图2

“谢谢你把我折起来!”

这把年纪了看到这种不经意却又用心的设计小细节还是很开心:ikeasama023:

出版品牌一页folio创始人范新强奸未遂,自己道歉说要“忏悔”“回归编辑的本分”。
前段时间单向街书店文学奖范新是颁奖嘉宾,他也是去年单向街的获奖者,一页folio出版过女性主义方向书籍《闭经记》《老妓抄》《关于女儿》《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温柔的确定性》。
事件曝光两天,当事人自己都承认了,现在感觉男的沉默,女的也沉默,圈内沉默,圈外也沉默。沉默震耳欲聋。
事件整理(目前公众号唯一能找到的):
mp.weixin.qq.com/s/UVcRCUPVqYk

(补,这里还涉及其下知名员工恰恰(微博也算是女性主义博主)要求“今晚的消息谁也不能往外说”。我也感到很震惊。)

WSJ:中国试图书写抗疫史 重塑国人新冠记忆
华尔街日报查到去年第四季度中国10多个城市的火化数据是空白的。南京市从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发布的每一份报告都删除了遗体火化数这一项目。
上海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最近公布的年报中,一些企业根本不提新冠疫情或新冠病毒,即使清零政策让这些企业蒙受了财务损失。
中国三大航空公司谈到财务亏损时,未将疫情列为原因,称其亏损是由地缘政治冲突或高油价造成的。
cn.wsj.com/articles/%E4%B8%AD%

Stand with Taiwan

近期随着海峡两岸的备战升级,我想说我本人支持台湾。

1. 从法统上说,台湾沿用中华民国的年号,是中国从中华民国独立分裂出去的。台独是伪命题。
2. 各朝各代的领土都不同。中国自建国以来从来没有统治过台湾,没有理由占有上一个朝代的领土。
3. 台湾有独立的货币,外交,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系统。中华民国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是不争的事实。
4. 中共口口声声说两岸一家亲,但是却不惜牺牲台湾人的性命,想要武统。正说明中共没有把台湾人民当同胞,只是赤裸裸地觊觎台湾领土罢了。
5. 见识过中共防疫的各种暴政,略了解过大跃进饥荒文革八九事件计划生育,甚至不需要了解历史,知道徐州女唐山女等新闻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占领台湾是把台湾人推向火坑。
6. 中共打台湾欧美一定会介入。中国和美国的军事实力有客观差距。中国会输,会死很多中国人,中国的经济也会遭到重创,而且无法承担来自国际社会的制裁。受苦的中国的普通民众。

昨天晚上做了肥皂!现在躺在床上醒来,想着要去看一看成品,就有起床的动力了吔!

还有一张过曝了但我挺喜欢的w
像水墨画
像玻璃框下的压花

显示全部对话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访谈失控舆论震惊

23/04/2023 rfi.fr/cn/%E4%B8%AD%E5%9B%BD/2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4月21日接受法国电视LCI专访,在记者追问下,言论失控,竟然说出前苏联国家地位未定,毛泽东杀人是八卦等震惊法国舆论的话。法国外交开放学院创始人Thomas Friang在『星期天报』发表声明,要求卢沙野立即公开纠正其言论,敦促法国政府召见卢沙野大使。

失控

卢沙野大使接受法国LCI电视台记者Darius Rochebin专访,话题包括马克龙总统访问中国、台海现状,美中冲突,俄乌战争,中国人权。
主持人提问环环紧扣,步步深入,按照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教授Thierry Pairault的说法:大使先生最后“陷入死胡同”。
记者提出的一个问题是俄乌战争。记者问:“在您眼中,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吗?”
卢沙野:“不一定,取决于我们如何看这个问题…..问题没那么简单。”
主持人提醒卢沙野:“根据国际法,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
卢沙野称,“根据国际法,这些前苏联国家不是实质的主权国家,因为没有国际协议来具体定位他们的主权国家地位。”
记者追问:“按您的说法,这些前苏联国家的边界还没有划定?”卢沙野:“不要再狡辩了”。记者问,“假如中国的土地被人截了一块,有人说,不要再狡辩了…?”卢沙野突然停住,拿起水杯猛喝,掩饰尴尬。
卢沙野这番言论引起法国舆论震惊,法国外交开放学院创始人Thomas Friang表示,中国大使不仅否认我们的普世价值,而且质疑国际法。按此说法,14个前苏联共和国,联合国的成员国,竟然被中国官员从地图上一笔涂抹,难道法国能允许说,我们的欧盟政治集团成员,如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摩托维亚,乌克兰没有主权意义上的存在?我们能允许说,波罗的海国家,作为欧盟成员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国家?
中国政府至少截至目前没有公开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卢沙野此番表态是暗自超前,还是与北京有了沟通?无论如何,卢沙野否定14个前苏联共和国的主权地位引发愤怒。
立陶宛外长,拉脱维亚外长已立即要求中方作出解释,收回卢沙野的言论。波罗的海三国已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
法国政治学者邦达兹指出,卢沙野的谈话意外暴露了北京对俄乌战争的真正态度。法国欧洲议员Raphael Glucksmann表示,根据中国大使,没有任何一个前苏联共和国根据国际法有着“明确的”地位,因此他们的边界线是“无形的”,不可思议,还让这个独裁政权对解决乌克兰危机有所贡献?想象一秒种都不可能。
欧洲议员,属于马克龙执政党联盟的Nathalie Loiseau女士说,那些认为习近平政权如何关心国际法的人绝对要听听,只用几句话,中国大使告诉我们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不是真正的主权国家。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欧洲高级顾问,巴黎战略研究基金会特别顾问,弗朗索瓦·海斯堡(François Heisbourg)说,我们都知道卢沙野大使的语言创造能力,(比如他攻击法国学者小流氓、疯狗),忘记中国曾在1994年签署乌克兰无核化协议时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这件事吧。
法国外交开放学院创始人Thomas Friang在『星期天报』发表声明,要求卢沙野立即公开改正其言论。文章说,卢沙野在法国电视台LCI的访谈已超越外交,穿越众多红线,必须修正其错误。他认为,政府也应该传召卢沙野,向其示意法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无论在伦理还是在战略层面是如何运作的。

毛泽东杀人是“八卦”

引起舆论震惊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卢沙野对毛泽东统治历史的评论。记者提到戴高乐将军1964年与中国建交,称赞世界出现第一个非白人势力,但是当时正是毛泽东掌权,记者说:“毛泽东是历史上最大的罪犯之一,他流放、迫害、屠杀数百万中国人”
卢沙野急忙辩解:“每一次您采访我,总是要拿这些八卦来狡辩”。记者抓住不放,“毛泽东流放,迫害,杀害几百万中国人,您明白许多西方人的感情,他们认为戴高乐当时错了。今天我们与中国打交道,是不是也有可能犯同样的错?”
卢沙野,“这是八卦,不公正,不正确。您念过书吗?”,记者问,“数百万人被毛泽东杀害,您认为这是八卦”:卢沙野说,“每一次你问我,都在过时的八卦上面狡辩。”记者再问:“习近平主席的家庭在文革中也是受害者,不是吗?”卢沙野:“我在这里不跟你讨论这些八卦”。记者重复,“对于无数死亡的中国人,你用八卦来形容,这对古拉格的受害者,对中国劳改场的无数死亡者,这样说是可耻的,您明白吗?”卢沙野:“我来这里不是与你来讨论这些八卦。要讲人权,在你们国家,在其他西方国家,存在着许多的人权问题”。
Thomas Friang认为,公然宣扬修正主义是不可容忍的,在问及维吾尔及天安门事件时,卢沙野竟然把这些历史悲剧称之为“这都是八卦”。作者认为,如果法国允许公开宣传这一谣言,等于法国让中国共产极权的受害者死亡两次。
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主持“中国存在”专题讲座的教授Thierry Pairault认为,这一访谈既展现了记者的智慧,他如何温和地引导卢沙耶说出令人不可置信的事情,把他引向死胡同,同时也凸显出官僚卢沙耶花言巧语也难自圆其说的尴尬。
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会学者Bruno Tertrais 评论,主持人冷静,始终面带笑容。让中国大使彻底崩溃。我如果是北京政府,让他搭乘下一趟班机立即回国。
经济学家Dominique Reynié说,必须赞扬Darius Rochebin的工作,这一访谈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典范,法国媒体需要这样。

#中国 #法国 #习近平 #马克龙 #卢沙野

今日晚餐:麻辣抄手+木瓜
明日便当:彩椒蘑菇荷兰豆+豉汁排骨

红彩椒被我烤熟,剥皮,切断炒在荤菜里,而黄色彩椒一直被冷落在冰箱。

做了个春天的配搭,焖了会食材,出锅时拌了点柠檬椒盐。

吃晚饭前用酱油、豆豉、姜片腌了排骨,我炒菜的同时,蒸锅工作十分钟,一切就正好。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