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空间混杂着光滑与条纹的力量,涵盖政治、历史、文化、艺术、传媒等各个领域,可以根据光滑和条纹的程度加以测度。这是一种地理哲学上游牧美学的特殊表达。块茎皆属平滑空间,传媒、资本主义、娱乐工业等皆可创造新的平滑空间。平滑空间没有长期记忆和宏大叙事,只有微观历史学和微观社会学。平滑空间指无拘无束毫无沿海的空间,没有凌驾于其它食物之上的特权和区域,因此更多的与无意识相关。

德勒兹/加塔利在《千高原》中关于赛博网络空间的叙述。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说同情心(道德伦理)是由自我对于他人悲惨命运的想象投射而产生的——所以利他本质也是一种利己。虽然它的逻辑基点与社会契约论的一样,即都是人性底层的自私甚至丑陋。但至少它把「行善」当做了一种内心需求,而非像社会契约论那样直接把「行善」扔进了废纸篓。

「你对知乎还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
「毁灭吧,赶紧的。」

有时一行波德莱尔不如一碗馄炖温暖人心。

「我就是想找点事干,要不然也活的太失败了。」
「咋的,你还想赢得人生啊?」
「至少可以输的慢一点吧。」
《白日焰火》

这么多年过去了,每当再次看到《颐和园》心里就不是滋味,余虹一笑,我就想哭。

怎么说呢,还是祝大家都能幸福吧,真的。 :blobcatoh:

在「联邦走马」上买了《我们这一代》,今天收到快递,撕掉黑色塑料外包装,露出个纸盒子,纸盒子上书六个大字「易中天中华史」。我一惊,还以为发错了,赶忙拆开纸盒子,里面静静放着《我们这一代》。

用「中华史」的外壳装「我们这一代」的内核,巧合背后浮出一个充满隐喻的遐想。

黑暗中,满载着财富、名望、烈酒、水晶灯和年轻男女的泰坦尼克迎面撞上冰山前,人们没有看见那藏在水面下的巨大陷阱。本应驶向未来的邮轮开始倾斜,侧翻,解体,对,还有人们的尖叫与惊骇,随着它缓缓沉入海底。界限森严的等级不在有意义,船长和造船者也放弃了抵抗,爱情虽然有意义——但那是独立个体的。而这个启示录般的末世下仅存的余晖,属于那几个在甲板上演奏的乐手,「Nearer My God To Thee」。

我实在想不出来有比这个更能概括人类文明现状的景观了。毁灭吧,赶紧的,累了。

我从小到大几乎都没见过「残疾人形象」的玩具,是卖的不好吗?也不一定,毕竟非常追求产品市场价值的乐高,就推出过滑板系列——包含一个残疾人人仔。

中国刚刚经历了一场全民感动,在东京残奥会上为残疾选手鼓掌呐喊。而吊诡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大众却几乎无法真正接触到(最广泛的)普通残疾人,甚至会习惯性的忽视他们,乃至鄙夷他们。

不得不承认,我小的时候也很不喜欢残疾人,我觉得他们丑陋肮脏,总是沿街乞讨。然而经过反思,我发现自己儿时是在回避一种负面形象,一种与我们对「正确生活」的追求相悖的东西。我们将残疾人的形象断章取义,固化成现实世界的大众对残疾人的心理判断依据。

因此,一个残疾人,在肉体层面已然被剥夺了许多可能性的情况下,又会受到来自大众针对性的矮化和异化——非人化(dehumanization)——而在社会层面丧失大量应有的权利。最终,多重压力之下,在精神层面彻底放弃并疏远世界,开始一种极度自我封闭的状态。

而这种自我封闭所形成的结果,却恰好满足了大众对现实世界的心理需求——街道、地铁和商场等等公共空间里没有「非人」的人。普通人进一步挤占公共资源,沾沾自喜,殊不知这是弱者对更弱者的挥刀。

AI语音机器人是综合了全社会的一个一个对话文本产生出的结果,他反映出的就是人类的态度,而人类的态度就是既肮脏又混乱。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是的。

孤独、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的存在不可避免的宿命。因此,个体存在的本质是孤独,存在的根本任务是选择,选择即选择孤独,即孤独的选择。

《颤栗与不安——克尔凯郭尔个体偶在集》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