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日常、读书
“蓝”① Robert Julian Onderdonk(1882-1922)
好想找个旧友邻云拥抱一下,如果Ta也在长毛的话。这两天的豆瓣越发显得冷清惨淡,和这两个月的上海街头没什么两样,作为一名居住多年的房客,看见它这个死样,忍不住默哀1分钟。
满屏的德普……我还在他和薇诺娜·瑞德的故事里。想感慨男的长残了也是可怕,真是残到面目全非。再搜搜瑞德,觉得这俩人可能毕竟曾是灵魂情侣,上了年纪之后都发展出一种乱糟糟的暗黑颓废风格。。
你要新闻做什么?新闻联播还不够新吗?
你要言论做什么?人民日报不够代表你的言论吗?
你要电影做什么?战狼不好看吗?
你要音乐做什么?听我说谢谢你不够你唱的吗?
你要自由做什么?足不出户不够你活的吗?
「要坚定文化自信,教材决不能搞动辄欧风美雨、言必称希腊那一套」马列主义不是欧风美雨?如我所料,开始搞因噎废食那一套。大脑有病医治手脚。
图穷匕见,这算是真·大字报了吧……
中纪委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教材决不能搞动辄欧风美雨、言必称希腊那一套」,哪些信息值得关注?24 小时热点
财经十一人
从无封城,哪来自由。
手机即景
最近去了趟单位,要求只要进单位,当天就得核酸。检测时工作人员要看健康码,我发问:“如果我健康码有问题,那我是怎么进来的?”当然对方的反应也在我意料之中:“只要你来测就得查。”那么多人排队,好像就我一个发出疑问。回小区也是,一度要求扫场所码才能进,我跟保安说:“这不是场所,这是我家!”后来这一规定被折衷执行了,白天,可以不用扫码回小区,到了晚上,必须一个个扫……而有时出门购物,在同一个商业体里面,如果我去了三家不同的店,那么不好意思,得扫三次码。真的,每天被各种蠢哭。。
已经可以预见到,当人们开始为拿到出入证而欢欣鼓舞时,当人们开始在第一次堂食时po照片时,当人们开始为“新增:0”喝彩时,我(还有你)会感受到更深的孤独和绝望。
《流人》🌟🌟🌟🌟🌟:驽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长官勾心斗角玩弄权术。
全方位的“去西方化”是可能的吗?很反感地看到关于教材的部分讨论又走向了这样的极端。近代以来,人文学科的学术话语没有不受到“西方”影响的。不可能离开西方理论资源去讨论很多问题。就好比说,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男权话语的影响去谈论什么是“女性主义”。
对教科书插画的声讨是危险的,要达成严格的审查就必须扩大管辖权力,权力扩大后就不会只审查你们反感的东西,必然有一轮大清理,而且很难再把手伸回去。这跟很多人理念中对审查的朴素反感相悖。再则,会出现所谓“恶心的插画”不是缺乏管理,是管太多导致良性竞争无法展开。
不要忘了她还生死未卜,音讯全无。
“责令整改”。。笑死,教育的事情不就是教育部管的吗?所以到底该整改谁?
指出错误,接着是改正错误?是因噎废食。
全国那么多从事教育改革和研究基础教育的,这么些年都研究了啥?
今天发现PP在写日记,但他不愿给我看,我答应他不会偷看,希望他继续写下去。然后他忽然说:“知道明朝人为什么文章写那么好吗?”我忽然想到周作人讲小品文兴盛于王纲解纽的时代,就跟他简单说了说。PP说:“就是社稷成废墟的时代。”哎,他好像懂的太多了点,或者我还不适应他的变化。明明晚上还问我要儿童节礼物,声称这是他的“倒数第二个儿童节”。
PP今天跟我说,他好朋友的妈有句名言:“只要不是第一名,那就跟最后一名没区别。”PP评价说,所以他好朋友有“摆烂”的心态。
忽然想起来给孩子订的报纸,老早说寄出来了,一直没收到。微信上问了一下店家,原来这批快递目前在上海,暂时是不可能寄到我手里了。接着我感觉店家的情绪快崩溃了,一口气给我发了十几条微信吐槽,还将报纸电子版发到了我的邮箱。我感谢了她,不知道说什么好,完全理解她的心情。但我的理解毫无用处。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