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苏丹的游戏杂感
好喜欢作者的文风啊,凝练,瑰丽,不华丽不堆砌一切都刚刚好好。读着文本觉得自己回到了很久以前在微博上看亚非文学bot时里面的诗,鲁米,阿巴斯,亡灵书,还有各处的谚语,然而亚非文学bot已经不在了
谁用匕首换光明 这个名字,一开始是来自中国数字时代。我喜欢这句发问,因为它让我想起以前也在亚非文学bot上看过的诗
可有利剑?她说,在我手上
你会卖掉它吗?她说,不不
一些苏丹的游戏杂感,终点的笑声结局
其实我很喜欢这个结局!解放者最终被自己想要解放的人们钉上柱子,谁又记得你最后的笑声?谁又知道那是怎样的笑声?
唯一的遗憾是其他角色都没有后日谈了。但又很喜欢这个安排,我觉得是这作者“要温厚,不要残酷”的信条一个体现。打出这个结局的玩家应该都不是想要见到残酷的人,给他们看一部分的残酷就够了
这个结局也让我想起无名的桨手阿卡基俄斯。作者不去描绘那些陪伴玩家整个游戏的小人物们的死,描绘他们是怎么被践踏撕碎的原因,和缪斯们不会去歌唱无名的桨手阿卡基俄斯的原因是一样的:嘘,不要歌唱,这样唱下去,就只是血,残肢,和荒芜的园地
苏丹的游戏真好啊,感觉跟着这个游戏又想起了很多自己以前喜欢的东西,像拼凑起过去的碎片一样,真好
一些苏丹的游戏杂感,“我怜悯你”
政敌哥的那句“我怜悯你”真的非常,你往何处去,处刑基督徒的一段:
那个受难者的头轻轻动了一下,接着大家听到一种呻吟似的声音从木柱顶上传了下来:“我宽恕你。”
当时读到真是太震撼了……整个斗兽场的人间地狱都比不上这四个字带来的沉默。一联想到政敌哥在一些结局里真的会被暴民挂上木柱就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