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担心,一旦离开故土,或者离开主流中文社交媒体,就等于放弃了母语和社群。但我现在丝毫不担心。因为我发现,只有异见者,只有挣扎出桎梏的灵魂,才能让一种语言活下去。评论区的复读机们是没有原创能力的。它们只能学舌。
最典型的是参照反话来构词。2011年我刚上微博的时候,这边有五毛,它们跟着叫美分八千。这边爱国党,它们赶紧出了一个恨国党。
除了参照构词,还有直接挪用。挪用最具批判精神的鲁迅的人血馒头;挪用自由主义者崔卫平的“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挪用房间里的大象来骂资本家;挪用信息茧房来阴阳被困家中数月的上海人;“躺平”本身是低人权社会里劳动者的微观抵抗,被官媒挪用来嘲讽西方的防疫政策;更好笑的是上帝之鹰也好意思“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而官媒,本应作为某种语言的正式风格的代表,在简中却成了共产党的僵化八股文与粗鄙残暴的网络语言的媾和。我非常了解那些炮制通稿的官媒人。他们的信息来源是过去几十年的稿库、朋友圈微信公号文章和抖音短视频。写稿模式是打开“句子迷”网站(已经倒闭)抄几句古诗放开头,拟三个小标题,电话采访同一个什么都懂的职业专家。
这种情况下,墙内怎么可能有高质量的中文?民间语言和官方语言,早就是粪坑的内循环。微博豆瓣没有大家这样能持续产出的“优质”用户,迟早完。异见者在哪里,自由不屈服的灵魂飘到哪里,我们的母语就在哪里。
逐步离开豆瓣的碎碎念
可能因为很长时间都不怎么在豆瓣说话了,在隐隐感觉可能要脱离豆瓣的时候也没有太难过。甚至对标记过的电影也无所谓了,因为电影常看常新,其它事情也一样。我好像很容易放弃过去。
关注的友邻陆续不再能聊有意思的事,不再能分享更多……互关友邻只有两个线下不认识且依然想保持关注的,收藏了其中一个发的微信二维码,但也没有动力去添加。在象偶遇了另一个友邻,不过她没有通过我的申请(哈哈),估计是没认出我来。我也不着急,总会再遇到的。
谁能想到现在我上豆瓣是为了去小组页面刷新,认真看每一条来自零食面包牛奶麦当劳便利店下厨房等等小组的帖子,然后看着我买不到的东西(快递已停一个月)垂涎欲滴呢。
我很喜欢只有互相认同的网友和朋友的社交网络,最初豆瓣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但现在已经不是了。
啊啦~最近几天丧失了做饭的欲望,直到看到一个做肉酱的菜谱。
兔头给我在最喜欢的平民大超市买了好多食材回来,花费一个小时绞肉末(最后绞成了肉泥…),本来以为要失败了,结果竟然没翻车!几块实在懒得打碎的小猪皮也软嫩入味~
重燃了一些做饭的信心!
#长毛象资源分享 #多邻国
【多邻国duolingo考试资料|英语】
大家好,由于疫情影响很多语言考试受阻,多邻国成为很多学校接受的线上语言考试。
我这里有一份之前考试时各处搜刮来的网络资料汇总,分享给大家: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VeghzU6Yy0Ujeocms9s5cg 提取码: 1lnf
此外,本人是2020年下半年考的试,大约十天左右狂学刷到了130分,这几天把当时自己做的笔记以及口语写作自己写的模版都整理了出来,如有需要低价出(码的真的有点辛苦,内容如图)。
祝大家考试顺利
#厨房傻子都能轻易做到的菜谱
按下厨房最高赞那个方子做的炖牛肉,自己加了些许改进。成品就是太好吃了,汤汁浓郁不腻,土豆入味软糯,番茄底味非常突出。是尝一口后会让你思索我该不会是什么土豆炖牛肉之神转生吧的好吃。方子放下面
@konatasick up主说话也太好笑了笑死我了😆
今天是腊肉玉米、青椒肉丝荞麦面。
周五了却没有周末来临的快乐,想出去闲逛可是商铺都关门,公园和草地被拉起围栏,也不知道走到哪里会不会突然变黄码。天气很好,地图上用一朵小桃花标出了可以赏花的公园,放大后能看到零星的封路图标散落在城市里。
上海的朋友发来好心邻居送的汉堡的照片,即便是我不愁吃喝看着也想落泪。
生活很正常又非常不正常。
明天总要找点事做,在这个没有生机的春天。
中午做了烤鸡腿,香香~
偷吃了很多零食,比较好的是下午专心做了些事。
晚饭吃了干锅牛蛙,怀念起川成元一大份的鸡翅麻辣香锅,听着就很好吃对吧?
从原来小小的家到现在大大的家,我们可是一起吃了很多好东西呢!虽然兔头的食欲大不如前,还是希望能一直一直一起吃饭啊!
决定今天睡前不再看美食视频了。用一些克制来交换一些自由。
啊啊,今天因为定了面包和排骨一大早就很开心,充满干劲!
中午兔头做了排骨焖饭,好好吃😋米饭再多点就好了,下次同样份量再加入土豆就刚刚好啦!蔬菜是以前没吃过的萝卜苗~
晚上做了虾仁滑蛋,好香好香,还吃了新鲜的米面包和紫米面包。啊啊,满足~
@konatasick 蹭蹭好运,希望苏州也赶快!
“生活就在那种让人心碎,但又带着奇怪安宁的悲伤中滚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