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更新内容

@sabishizhiren @EstrellaFlores 说到这个,我这周才在小红书看到应不应该开除大连理工受害女性的投票,男性再蛆也不足为奇,但女性的赞成比例居然高达五五开!我就难过的想民族主义是不是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一种新的贞操,就像你说的,女性对大爹的忠诚才是现下第一顺位的女德。

@sabishizhiren 还真是官方女权的堕落。以前的宣传典型好歹还是任长霞,张桂梅,虽然有时代局限性但也具有实干才华,且为女性权益切实做事的基层女性党员。现在居然明目张胆的宣传申纪兰这种吹鼓手,女性要获得荣誉就要当大爹的舔狗小丑,下一步是不是要宣传下一个江青?令人做呕🤮

乍想,是藻还是屎,检查一下大肠杆菌就行了。又一想,不对,就算大肠杆菌超标,他们也可以说,先是屎养肥了藻,然后臭的还是藻类代谢物啊。考虑到辟谣的同时还要把检测者抓起来,所以就算了吧。是藻是屎不重要,你就记得他们都是屎就行了。

@EstrellaFlores @Rwby
那些问题对于张校长本人来说,确实是局限性,不该过多苛求。她们那一代被红旗培养出来的红色职业妇女(我母亲也是如此)的观念就是这样:一方面崇尚妇女受教育和工作机会的平等,另一方面却又鄙视全职家务劳动者,且在贞操观念上非常苛刻。但你国为数不少的“好女权”,恰恰是,没学到也不想学,张校长吃苦受累对底层女性做出实际帮助,倒是光学这些红色职业女性对全职主妇和性工作者的鄙视了。

@Rwby
依附夫权的那些还不算最坏,我最没法容忍的是依附极权当“自强奋斗大女主”(顺便还踩一脚本国底层妇女)的那些女王八蛋,诸如举手机器申纪兰、国货之光孟公主之流。

@EstrellaFlores @sabishizhiren 是这样,趋利避害也有诸多手段,比如依附父权也是种趋利,提倡考学升职与男性内卷争利也是一种趋利,能意识到后者且开出一条血路去走已经很女权很不容易了,我记得几年前北京爱情故事大概还有“我怎么可能和男人去争呢”这种词,那还是在21世纪的北京。张桂梅未尝不想做得更多,但是眼目下行之有效的女权除了“努力向上”又能做什么呢,哎。

@EstrellaFlores @sabishizhiren 我对禁止向下派的情感非常复杂,避免所谓的“向下”确实可以多获得一些自主,践行于此的女性小镇做题家也确实获得了从前没有的很多选择。我也欣赏张桂梅老师,她具有国内女权者少有的务实性,实干能力。但同时我又觉得禁止向下并不适应与所有时代,所有阶层,所有个体,所有选择。“向下”本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不应该概括简单粗暴概括一切。总之,禁止向下应该作为一种斗争手段,争取自主性的工具,而不应该作为一种信仰强套给她人,更甚者用于羞辱她人。

@Rwby
更糟糕的是,妇女所处的阶层越靠近底层,她能获得的“正当劳动”性价比越低。所以我一直非常警惕,更容易获得“好工作”的中产妇女,用“自尊自爱”、“向下的自由”这一类屁话,对底层妇女进行新型的荡妇羞辱。而这正是你国粪坑局域网“女权”所特别常见的。

@sabishizhiren 对,更有甚者通过依附夫权获得利益,再搞虚假人设洗白其娇妻是“劳动自立”的女强人,营造一种穷苦女人都是懒惰活该的假象。最恶心的就是这种,都是投机,投机父权又不羞耻,虚假奋斗扭捏洗白还不如大大方方卖的坦荡。

@sabishizhiren 当我鼓励全职主妇走出去自立的时候,她实打实的给我算账,大概老公给的还比单位多三瓜两枣,且老板不能惹的程度老爸〉老公,我就感觉在这点价差面前什么主义,向下的自由,都太苍白无力了。而且以我的阶层所见所闻的女性职场状况,也没法就着理论说出“你损失掉的是机会和更稳定的保障。”这种大言不惭的话。老板和老公谁更黑心,失业和离异哪个更具风险,婚姻和市场哪个更可靠更有保障,还真是好具体好个体的衡量。

“相信国运定投纳指”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只看到“纳指”是不行的,还得看”定投“。1996年电信法通过之后,纳指4年涨了5倍,然后就是2000年的大崩盘。互联网产业就是国运,但你信对了国运也可能破产。可是如果你从1996年起一直定投,中间再怎么跌,也能有10%的复利年化收益。反过来说也一样,当你不相信国运(而又没办法说走就走)的时候,也可以采取“定润”的思路。每年五万美元的换汇额度+国家帮你稳定人民币汇率,何尝不是一种定润福利。国家也只能帮你到这一步了。

稳定币法案让我想起马云的金融梦,愈发佩服这个人的远见。还记得2020年马云在外滩金融论坛的那句名言吧?“中国金融没有系统性风险,因为根本就没有系统”。当时大家觉得是他飘了,是低情商发言。可是现在你回头想想,这种人精怎么可能低情商?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发言是危险的?但是为什么明知危险也要说?这只能说明,当时他有一种足够明确的远见,以致产生了足够强烈的冲动。回想一下,“系统”是什么?是稳定可预测的相关性。而它最直接的反义词,就是“权力任性”。就此而言,权力眼中用来对抗“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反倒才是根本性的“系统风险”——比如全中国人民现在最大的风险,就是圣上的想一出是一出。圣上之所以暴怒,也正是因为隐隐意识到自己被戳穿。那现在让我们重新想象一下,在一个正常的世界里,马云为了建立“系统”,接下来会干什么呢?(其实技术条件当时就已经成熟了)1、创造一个阿里系的加密币;2、与人民币1:1绑定且可随时自由兑换;3、利用自己手里的交易数据和网络创办更高效的金融公司(甚至自己可以当准央行/准国家,让别人在自己的领地里创业)。你想想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方案:中国经济获得了更多的流动性(相当于国债增发),阿里系获得了一片蓝海(相当于获得金融全牌照),小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创业空间。而这正是美国的稳定币法案的目的。回头想想马云也真是牛,在五年前就已经有这样的想法。而如果在某个平行空间,中国在2020年接受了这个想法并且提前布局发展虚拟币金融。往最小里说中国人就不会错过比特币最近五年的涨幅,往大里说世界首富很可能就是马云而非马斯克,甚至中国经济已经超过了美国也未可知。当然这一切都只是幻想,over圣上's dead body

万户这个人,在他那个时代的人看来,就是个纯傻逼。只是因为后来洋人搞出了火箭,这些傻逼忙不迭去翻书,才把万户找出来,说他不是傻逼而是先驱。同样的道理,等美元稳定币成了气候,错过风口的中国人为了解释自己其实没那么落后,马云很可能就是后世的万户。一个被火药炸成渣,一个被圣上炸成渣,也差不多。

@Distopian @normanzxy
你提醒了我。作为一个知识结构极其贫乏扭曲的知青红卫兵,圣质如初不但不胜任统治一个21世纪的大国,它甚至大概率没能力在这个21世纪国家正常生存(参看它同期的那些对正常的政治经济社会学知识都极其贫乏的知青红卫兵长辈们都是个什么德行)。这就导致它的一种极度的心理恐慌和扭曲,它对一切它看不懂的、而且还可能给它带来威胁的东西(比如现代金融),都恨不得直接一巴掌摁死,砸成粉。糟糕的是,它还真有能力这么做。

要说中国本土化的女权流派,还真不是没有,我觉得以张桂梅老师为代表的“禁止向下派”就是最主流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中式女权。
禁止向下派可总结为:政治正确、务实有效、简单粗暴,一脉相承的贯彻着中式教育理念: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
“禁止向下的自由”曾被官方和民间同时奉为真理,我们这一代朴素的女权启蒙基本就是“好好学习,劳动立身,禁止向下”。这一派是怎么在这个时代遭受到质疑的呢?
好好学习:和男性内卷也见卷不出蛋糕了,收益率变低。劳动立身:阶层固化,资源并非按劳分配,画饼而已。禁止向下:什么叫向下?我认识的全职主妇曾仔细和我权衡过,从物质到情绪到失业OR离异风险与抗风险能力,她受到的资本剥削均大于父权剥削,最终我由劝她“自立”到理解且尊重了她的选择。至少要在一个可以保障基本劳动权益的环境下,才说的上其他选择是一种向下。

说起体制内大女主申纪兰,倒是和体制内女领导的后辈亲属共事过,曾同他说起该女领导如何强势彪悍杀伐果断,都是对女王的羡慕,也是小女生爽文化的浅薄理解。他说女王在家里完全不是这样,对老公恭顺尊敬恪守礼教,每年过都回婆家,不知怎么我就想到了江青。我妈新婚时每年过年都要因为回娘家的问题和我爸大打出手,我出生后这个问题大概已经“打成共识”,就无缘得见那么激烈的女权战斗场面。这个事后来被我爸作为女性不守传统反叛彪悍的反面案例教育我,为什么是反面案例,我大概看到了我妈和女领导之间的差距。女权指望体制内女王还不如指望我妈和房主任这样敢打老公的普通大妈,从此也对女领导祛魅了。

我现在觉得象友说的“房间里的大象在膨胀”这个比喻确实很精准。
就,目前他们就是:无论做任何事情,无论动机是什么,无论当初设计成什么样,最后都一定会有无数的民众受伤。
这都不是什么谁好谁坏的问题,而是一个组织,它本身效率低到一定程度,管理混乱到了一定程度,规模又臃肿胀大到了一定程度,三重效应叠加起来,这些政策本身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以前贯彻素质教育的时候也一样,一群人堵学校门口查学生书包,有作业就处罚学校,这些办法几十年来一直没变过。
与你共这些乱象对应的物理学的事实是:黑洞只有三个物理量。

人活着无非阳光、空气、水,现在气温超过四十度不报,空气常年中度或重度污染,水是粪水,再加上一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以及其他各种随机杀伤性人祸事件,阎王来了都要做笔记。考虑到国民收入和医疗费用的差距,说政府在长期实施有计划的种族灭绝也不过分。真正对下一代的关心是别有下一代。

而且上过学的都知道,有句好话叫学历越低傻逼越多,学历越高傻逼越纯。送去上学不代表就真的读书了,结了婚不代表就真的成家立业精神独立了。但这些行为的确可以让人看起来像经历了这个社会化过程从而让大家默认你社会化水平进步了。从学校毕业后,很多人的社会化水平就逐渐现出原形了,是否会进步取决于自己有没有感到焦虑/环境是否推着你继续社会化。

显示全部对话
显示更早内容
雾海

雾海是一个开放且不限制讨论主题的非营利性中文社区,名字来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画家 Friedrich 的画作《雾海上的旅人》。生活总是在雾海中吞吐不定,不管怎么艰辛,他还是站在了这里!希望大家在这里玩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