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入籍考试的时候发现德国基本法的第一条也就是最基本标准是关于人的尊严:人之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及保护此项尊严为所有国家机关之义务。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它把人的尊严放在了人的生命前面。今天和内人聊到社交媒体因为政治正确对某些人和群体打压、禁言和公开审判,我想到这本质上和文化大革命的逻辑不是一样的吗?讲到这种全球“运动”的形式其实跟美国大众和法律的想法有关。比如之前国内有人赞扬过美国会把性侵犯的信息作为公共信息放在网上,所有人都可以去查看,这点在德国就完全是无法想象的,背后的逻辑也是人的尊严高于一切。但是德国不少职业在入职前是需要出具证明自己没有做过某些犯罪违法的事情,比如有性侵记录就不能当老师。可是这似乎又是两个问题:工作场合的审核和日常情况的审核,我还没太想清楚。总而言之,觉得非常好笑的一点是,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各方面都对立这么久的国家,某些很基本问题的背后逻辑其实是一样的
北大做题家还有这种“反转”,这位博主写得很好了。I can’t tell if 她本人真的是视频里这样还是装成这样更让人恶心。
原文链接(有很多考据)https://share.api.weibo.cn/share/368058463,4870915437626035.html
对着上野千鹤子问出不婚不育是不是“被男性伤害过”,这种问题不光是一点都不了解上野千鹤子,也实在是充满冒犯他人自由意志来凸显自我正确的优越感。这个采访更像是一场心理咨询,女性主义不是她们的武器,女权主义者的权威背书才是。上野千鹤子什么立场什么观点都不重要,因为知道她是一个包容温和的文明现代人,不会对个体选择做出苛责。但其实人不需要为了“正确”而活着,你可以不先锋不女权但很幸福,但你不能一边占尽主流红利一边还要扭曲价值自我标榜。作为名校高材生仍旧学不会如何自洽都不是最可悲的,可整个过程不仅没有进一步反思婚姻制度最后还说出“我没办法反抗社会主流选择不结婚”的时候,我真的感觉这场对话压根就没有开始的必要。而在这个社会环境里如此主流、优秀、成功的生存境遇都无法让她们自洽和自我认同,是不是也足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认知失调,是时代流行病
现在回想起来,80后90后们,在中国还没完全发疯的时候,面对的是:相对开明的高等教育/媒体+非常落后的社会制度+比社会制度还落后的社会文化。
这三者的不耦合,导致内化了大学和媒体传递的一些观念的人,在中国的现实生活里会非常 miserable. 因为受不了认知失调的痛苦,一些被“启蒙”过的人,就自然地发展出知行不合一的应对策略。 想一套,做一套,且完全没有对自身 integrity 的拷问和忏悔。
比如以前在国内学性别研究时候,课上大家一起激情分析最进步的女权理论,一下课我一个女同门开口“啊,我真的好担心嫁不出去,你们快给我介绍个男朋友,最好有北京户口。”
中国更年轻一代,2010后们,可能没这个问题了。教育,制度和文化都汇入了洼地,三位一体。
之前收拾房子搬家的时候意外找到了我妈没遇到我爸前的少女时期写的日记,是熟悉的笔迹,提到对爱情的向往和迷茫,提到想成为作家,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我和我妈提起这件事的时候我妈的表情很迷离,好像完全不记得这回事了。后来我和我妈在婚育这个话题上经历了很多轮的争吵冷战,再后来我提出要离开中国。其他大多数时候她是急迫慌张的,直到有次我提到她少女时期的日记,我和她说,你还记得你日记里写成为作家吗,我也想成为作家,难道你就不想看看,没有结婚生育,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爱自己想爱的人的,你人生未能踏入另一种可能吗,你不想看看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吗。我可以从我妈脸上看到前所未有的震惊和动摇。
看到象上的讨论,所以又转发了这条。总结一下武汉老人的行动成因:
1、明确集中的诉求、
2、集中的居住地、
3、长时间的相识和信任、
4、足够的串联时间和行动时间
5、道德优势(争取辛苦一辈子换来的医保人人都会同情、不太可能被打成境外势力等等)。
看到有人提出要借鉴经验,个人觉得非常难。这些条件,怎么说呢,有了的人自己会有条件者不难,没有很难在短时间创造这个条件。
比如,想要线下联系需要足够的时间,怎样让年轻人拥有这个时间都是个大问题。更不要提叔叔阿姨在单位一辈子和工友积累的信任和默契(及线下联系到一半的时候不会出现叛徒)。
这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封杀,性质与以往完全不同。池子同时验证了“这样的内容能挣钱”+“这样的内容会被封杀”+“(被墙内)封杀也不影响继续挣钱”。既然如此,结论当然就是“封杀也无所谓”咯。说起来,以前的封杀,是让风头正劲的明星挣不到钱,威慑力当然也就特别巨大。现在这些人差不多都杀完了,墙内的市场本身也越来越小,都是些咖位本身就不大的人在寻找新的生路。找不到,不等你封杀自己就死了,找到了,你封杀人家大不了肉翻出去谋生,还怕你个鸟?冰山已经出现了裂痕,真让人高兴。而即使是对于完全没有政治倾向的观众来说,这也是件好事,好演员啥戏都敢接,啥话都敢说,这得多热闹?你就想想火力全开的卡姆会是啥感觉?是不是想想就爽翻了?
为防高等北京高校贵族不知道,京都可是日本乃至亚洲最阴阳怪气城市,而京都大学更是之最,也是全日最反叛&全亚洲最破烂,还热衷以破烂赤贫自豪的大学✌️。毕竟京大是真学生宿舍养鸡的鸡舍。
顺便就像老肿右翼精日们喷的那样,“京都大学是日本著名反贼大学,反日反帝反资本主义的愤青聚集地。”
嗯嗯是啦,毕竟人家以颠覆日本政权/肃清帝国极权傻缺为自豪,你们老肿不妨也请京大给肃清一下。熊野寮可跟如今的关东令和废柴不一样…那是至今都会被日本警察厅派防爆部队&电锯去征战的地方(。21年学生全副武装跟警察公开抵抗对骂。要么就爬塔楼拉横幅示威。
当年反安保,京大学生敢给昭和天皇和希特勒p合照满京大撒传单(那可是京都啊!名义上裕仁矮子王老家)。
没事别挑衅京大人…我身边京大人一言不合就输出,但她们日常却很直爽幽默。之前东京奥运会,京大搞了个《阿基拉》复刻公开diss奥运。
去年京大跟反疫苗群体搞大辩论。辩到最后没结果,然后武力解决!即京大学生与反疫苗代表在《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内展开殊死决战。最终京大赢得全面胜利,反疫苗群体不得干涉疫苗接种。
京大日常画风如下👇。
男性不发表性别议题就当是自己人 女权不发表耽美议题就当是自己人